第908页

正是因为有了冉闵,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

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

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

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杜睿每次看到这里,看到冉闵深思,都不禁长叹: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

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某些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那些穿者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冉闵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汉族方才免于重捣古印度人之悲剧。

冉闵赶胡族出中原,为汉人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冉闵的神兵铁骑,让胡人从此不敢再轻视汉人的武力,收敛了他们肆意抢掠的行径。冉闵,不愧为大汉英雄,其功业利在千秋!

杜睿敬佩冉闵,冉闵杀胡是为了挽救大汉民族,杜睿现在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将那些危及炎黄子孙的所有威胁,尽数诛灭于萌芽之中。

新间锦听着杜睿述说冉闵的生平,和那壮怀激烈的杀胡过程,突然觉得不寒而栗,他明白了杜睿为何要对他说这些。

冉闵杀胡,杀得胡人几乎灭族,那么杜睿说要杀倭人,岂不是当真要将倭人杀得亡族灭种不成。

“你不能这么做!你不能这么做!”新间锦疯狂的大喊着,似乎以为这样就能让杜睿改变主意。

杜睿冷笑道:“以前我也觉得自己不能这么做,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倭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有你们存在的道理,但是现在我改变主意了,你们太会惹麻烦了,留着你们,始终都是一个祸患,既然如此,我为何不能学着武悼天王那样,将你们这些倭人也斩尽杀绝呢!”

“不!不!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