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太守府议事厅,郭嘉、许攸几人都已经到齐了,甄尧笑着把自己与糜竺交谈的经过说了出来,惹来众人一阵叫好。“此乃主公洪福,糜竺有眼光、有胆识,却偏偏嘴太笨,让主公得此大利。若非他自露底牌,主公想要全取糜家商行恐怕要多费不少代价。”
“如此说来,此事可成了?”甄尧不住挑眉,压下心底的兴奋开口道:“你们这几日都别忙其他的,给我盘算盘算,何事起兵南下,又该如何南下才能事半功倍!”
“诺!”郭嘉几人抱拳答应,身为谋士这些本就是分内工作,自然是推脱不掉的。何况自家主公势力再进,自己等人不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甄尧的想法很快就得到验证,不过三日时间,糜竺便登门拜访甄府,不但痛快答应了甄尧的苛刻要求,还将与糜家交好或是依附于糜家的徐州士族细细讲说了一遍。有了糜竺的介绍,甄尧对徐州各士族总算是足够了解,对接下来的行动更是信心百倍。
“怪不得历史上刘大耳朵取西蜀那么利索,有内应就是爽啊!”送走了糜竺,甄尧小酌一口佳酿,美滋滋的赞叹道:“徐州,另外还加个青州,很快自己也就有四州之地了!”
数匹战马往来于冀、徐两地之间,甄尧看着已经融化的雪水,心底却是不岔,这陶恭祖找的理由真烂,若是自己真的要靠他徐州的粮食、衣物赈灾,百姓都不知要死多少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陶谦知道糜竺已经说动甄尧后,确实派出了车队北上,只不过不到开春是不可能到达毋极了。眼看着年末到来,甄尧的心情也越发畅快,这几年毋极飞速发展,而自己的地盘也越来越大,对攻城略地却是有些上瘾了。
“三哥过了正月又要出征?”年末的晚宴上,甄宓借着敬酒的机会便坐在甄尧身边不走了,而甄家上下对此也是见怪不怪,虽然甄尧与甄宓这对兄妹的复杂关系还没传开,但在座众人哪一个不是眼明心亮之辈,只不过是故作不知罢了。
“小妹的消息却是灵通的很。”甄尧笑着摇头道:“这一次为兄不会亲自领兵,毕竟徐州如今仍有其主。我只能以助防为由,派遣一二上将前去。”
甄尧说完,甄宓与周围众女不由得面露喜色,战场凶恶,甄尧能不去她们自然安心许多。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甄宓便不腻在甄尧身旁,红着脸把甄尧的小儿子甄翊抱在怀里,便开始给小孩喂食。
甄翊与甄恬两兄妹如今也快两岁,呆在自家姑姑怀里一点也不安分,时不时的拿手去拨弄调羹,弄得甄宓满身都是洒落的汤水,而惹祸的甄翊却乐呵呵的笑个不停,让一家人在共享晚宴之时又多了不少欢笑。
时间的抽轮转动,当子时过半,大汉也就步入了新的一年(建安三年,即公元一九八年)。年前的大雪虽然给甄尧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在春季来临时,却是让冀州迎来了久违的大丰收,让原本还在考虑从哪拨调粮食以备军用的甄尧又能财大气粗的挥霍。
正月过去大半,甄尧已经将派兵前往徐州一事安排上日程,却听到陈琳低语:“主公,子龙已经从幽州往回赶了,至多八日,便能回到毋极。”
“子龙要回来了?”甄尧双眼一亮,赵云可是走了有不少时间,如今终于回来,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当然,甄尧最关心的,还是赵云带走的那一只弓骑兵队,是否有了战力?
“主公,子龙这一回来,毋极的战力也就全都到齐。”许攸却皱着眉头开口道:“不知主公要派何人前往徐州相助陶谦稳定局势?”
对于派往徐州的人选,甄尧在这一月之间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当即开口道:“益德如今已然有大将风范,可堪重用。尧本想让益德、子义与管亥三人,领各自本部兵马前去。如今子龙回归,却是要多加一人了!”
陈琳在一旁不解问道:“主公,这是不是太急了点?毕竟子龙才领兵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