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这本集册,完全都是由纸张缝订而成,翻阅较之竹篾优点多了不少。因为涉及到各方各势,也为了接下来的炒作宣传。甄尧一咬牙,便下令让内城给他印了上万册。

汉末不是后世现代,一万册书,是十分夸张的数目。不过甄尧这书并不是拿去卖钱的,所以短短半月,一万册‘灵鸟集’便分送至大汉各地。

这时,甄尧所要的效果就出来了,各地探哨细作传来消息,不管是哪州哪郡,只要是文士,就没不知道‘灵鸟集’的,就没有不知道鹦鹉这种神鸟的。

这其中虽有当初文宴宣扬的功劳,但不得不说,这本集册,的确是此刻大汉,最新,最为出彩的诗赋集册。里面每首诗、每篇赋,甚至是一些对话短句,都被众多文士所津津乐道。

第一次掌控整个大汉文士舆论导向的甄尧显得很是兴奋,这就是他要的效果,订制一万册书籍所花费的钱财,果然没有打水漂。

甚至甄尧还知道,有些人自己没得到,即便在朋友那看过了,也忍不住再借来自己重抄一遍,也好每日放于床头,醒来便能诵读。

借着这股文风,即便糜家商行十分低调的宣称那些鹦鹉可以买卖,也有许多人上门打听。而这所谓的‘低调’,自然依旧出于甄尧的手笔,美其名曰保持一种故有的隐秘与特殊。

虽然现在一只鹦鹉也没卖,但这只是甄尧还在观望罢了,只要这股鹦鹉风再在大汉刮上一阵,那宠物业将在大汉立足。

而当初参与文宴的大儒士子们知道这消息后,一个个的也是膛目结舌,就连学府内的孔融等人也多次询问。甄尧自然不会把自己当初开办文宴的目的说出,只说糜家看上了这股‘鹦鹉风’,并且与自己商量着赚钱的事,而自己也答应了下来。

这种托词尽管不能让众大儒满意,但对现在甄尧所做也甚感无奈,当下也就不再过问,一门心思呆于学府,悉心教导膝下学生。

大儒们不追究,那些因为‘灵鸟集’得益的文士就更不会在这时候跳出来与甄尧唱反调。如三曹之一的曹丕,原本他在曹家人当中,文学才能一直被视为弱于曹植的,但经过这‘灵鸟集’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他已然超越曹植,隐隐有与父亲比肩的名气。

而剩下的小鱼小虾们,虽然也有不少出来抨击甄尧这种商贾铜臭作风的,但终究只是少数没多大影响力的人,他们就算再怎么较劲,也无法与当下大汉所形成的舆论风向作对。

而这时,毋极又传出第一只鹦鹉被卖出,得到它的是冀州某士族子弟,花费了万贯钱财,终于买到了一只灵鸟。

百姓是八卦的,他们热衷于口头相传这种奇闻妙事。一只小鸟,被人用万贯钱买了回去,这在普通百姓看来,买小鸟的人,肯定是家中钱财多的都要发霉了。

当然,这则消息依旧是甄尧假传出去的,事实上鹦鹉炒作到这种地步,虽然可以卖很高的价钱,但要上万钱财,恐怕还有不小的难度。毕竟一匹良驹,也只要千贯。

甄尧自己的炒作就到此为止了,他每天要忙的事情多得很,自然不会为了这种商业小事一心操劳。而一直看着甄尧炒作,并接手这项商事的糜贞,也十分的兴奋的向其保证,在年底,一定给甄尧赚到足够来年出征的军费。

而在这期间,也有不少有趣的事情发生,比如祢衡,他跟着曹丕去了曹操那,但因为曹操的用人机制问题,和曹操面对面的辩论。而后更是开口骂了曹操,以及麾下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