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重病不起,现今每日清醒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而其余几位心腹又无甚智慧,董旻如今却是体会到了自家大哥当日洛阳的苦楚。
“二爷爷,白儿来了。”昔日的渭阳君小丫头,已经长大成人,高高的发簪盘起脑后秀发,灵动的双眼带着几许憔悴,正是董卓留在世上的唯一后人,孙女董白。
“白儿。”如昔日董卓一样,董旻对她亦是捧为手中瑰宝,见到是她来了,驱散了周围解闷的舞女,勉强露出一丝笑意:“今日这么早便来了。”
董白面色有些发白,神情也颇为憔悴,看着眼前场景,心底不由想到当初洛阳时,爷爷董卓的遭遇,两相对比何其相似。从董旻手中拿过已经见底的酒樽,摇头道:“二爷爷莫要欺瞒白儿了,如今城外联军已至东面关隘,声讨长安之意,还有何人不知?”
“白儿,是二爷爷无用,愧对大哥!”董旻见此,不免伤怀于心,低声说道:“如今之势,你已知悉。白儿自小聪慧,当知道,我董氏一门,难道此劫!白儿,你是我董家唯一后辈,你不能有失,我这就让人将你送出城去。”
“不要,白儿不愿出城。”董白轻咬贝齿,低声道:“二爷爷,长安城也并非不能保全。至少陛下还在宫中,二爷爷此刻应当操练兵马,据城而守才是。如今夏季将逝,只需守城四月,待冬日大雪临近,联军是要撤兵的。”
董白显然没少读书,对寻常战事也有了解,可她却不知道,这一次甄尧是铁了心要一举拿下长安的,即便是下雪天,也不会退兵。
这些董旻清楚,但他却不能告诉董白,他不希望本就憔悴的孙女,再次受到打击,只得露出赞同神色:“对,白儿说的对,二爷爷这就下令召集全城兵马,操练守城之法。”
董白闻言面色稍解,走至一旁给董旻盛了碗醒酒汤,却是执意要亲手喂给董旻喝。之后,便替董旻整了整衣物,拉着他前去兵营。
这一切不是甄尧所知晓的,他只是好好的在潼关睡了一晚后,就与曹操、吕布开拔出关。潼关距离长安并不远,快的话只不过两日便可到达,而大军为了避免于华阴之地中伏,缓步推进,足足花费了五天时间,才走过了华山地界,距离长安也只剩十余里。
安排大半兵士安营,甄尧三人带着两万兵马来到长安城下,甄尧拍马上前,冷喝不止:“逆贼董旻何在?出城与尧一见!”
董旻站立在长安城头,望着城外满是联军将士,心底悲凉至极,但面色却依旧沉重:“甄尧,本太师在此,你有何话要说!”
“自缚出城,饶你董氏一门!”甄尧对董卓这一家子也没什么好说的,成王败寇而已。
董旻面色厉芒闪过,冷笑道:“笑话,你等擅自攻扣皇城,居然敢说我是叛逆?还有奉先,我兄长待你不薄,为何也随他等侵犯长安?”
吕布不喜欢和人打嘴仗,但眼前的问题却又不得不回答:“你且派出兵马与布一战,不论输赢,战后布绝不插手。”这可不是他和甄尧商量过的,但他吕布要做的事,也不需要何人商量。
甄尧对吕布所说有些意外,但也轻声道:“奉先有此心,尧先谢过了。”之所以道谢,那是因为以吕布的本事,不可能会败给城内兵马,吕布之言等于变相在给甄尧减少敌兵。
同样,城头上的董旻听到此言也在考虑,当然,他考虑的不是怎么赢吕布,而是该以多少兵卒的牺牲,去换取吕布不再参战的承诺,才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