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听到信长提到收入,我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既然已经规定了兑换比例,那么在大宗兑换方面,是不是可以如现代外汇的买卖那样,在买入和卖出上收取一定的费用呢?据我所知,在永乐钱与鐚钱的兑换上,关东和关西两地之间,存在着不小的比例差。我相信,离开清州前往关东和关西的商人,是很乐意付出一点钱,将手中的货币换成目的地那边的优质货币的。

“禀主公,臣下有一个方法,可以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

“哦?”信长的上半身稍稍前倾了一点。

“可以仿照其他行业的做法,设立一个‘钱座’,用来提供货币的兑换,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由于关东和关西的用钱习惯,臣下认为,很多离开清州的商人都会很乐意的。”

“提供兑换的话……需要一大笔钱吧。”信长想了想。

“的确是需要一些永乐钱和鐚钱作为储备,但是之后每月都会有一笔收入……”

“那么,这件事情就留到秋收之后吧!”信长打断道。

我觉得,他可能是认为,钱座的收入不会太多,为此抽调目前捉襟见肘的资金,实在是不合算。

……,……

“长秀殿下,刚才的建议因为是临时想到的,所以之前没由提出来商量……失礼之处,请您多多原谅。”走出评定间,我对丹羽长秀说。

“宣景殿下多虑了。”丹羽长秀大度的说。

“对于这个提议,长秀殿下有什么看法?”我问道。

“宣景殿下的提议不错,但主公的处理也很有道理。目前本家的重点是上四郡的控制,连大高和沓挂的事,都只能以调略来应付……在财力和人力方面,的确无法提供支持。”

“那么长秀殿下,如果我们自己先做起来呢?”

“自己先做起来?”丹羽长秀反问道。

“是的,在下认为,不妨先试行一段时间。之后主公让我们设置钱座的话,也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下家里每月大约有两百贯左右的盈余,可以全部都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