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贺喜少爷^ ”

吴氏和迎春喜鹊几个都纷纷的上前恭喜他们家少爷,大家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 笑。他们家少爷中了状元,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没想到他们家少爷才十几岁的年纪 就考中了状元,他们家少爷日后必定是前途无置。

她们都很庆幸她们当初被陈管事看中买了回来,能跟在他们少爷身边伺候,是 她们天大的福分。

李问一连写了两封信,让李童花多点钱,去找人快马加鞭回去。同样的,两封 新,一封信送回去南阳给他老师,另外一封信送回去给家中。

他总算是没有辜负老师和父母长辈们的期望,这一次他拿下了殿试的头名,中 了状元,这么一个好消息送回去,想必老父和父母们知道了都会很高兴吧。

其实当时在考完殿试之后,在等待结果的那一段时间里面,李问的心情也有过 那么一会的紧张,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一场考试中拿到什么样的成绩。别人是十 年寒窗苦读,他是两辈子加起来都在读书中度过,最后的这一场殿试不仅是因为他 这十几年的努力都在这里面,更是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

好在,他做到了!

最后一场殿试,他拿了头名,被皇上亲自钦点为状元,十年寒窗苦读,大概就 是为了这一刻吧。

还有他总算是把这十几年的马拉松跑完了,漫长的科考之路总算是告一个段落 了。只是考完了之后还不能马上放假,因为后面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这个新科状元 去做的。

殿试考完之后,一甲前三名已经由皇帝钦点出来了,二甲三甲的名次也已经确 定,稍后会通过皇榜张贴出来。殿试结束的隔日,他们就要到礼部去学习礼仪,后 面还有状元游街和琼林宴等等事情。

所以后面这两日,他们每日都要到礼部去报道。

殿试放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为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给皇帝御览后,存入 大内的档中;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由传胪唱名后,再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 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挂在宫墙上,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金榜题名。”

此次的殿试一共有两百多名的考生中了进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 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进士一百名,剩余的全部归 入三甲同进士。

殿试放榜是在三日后。

这一天他们同样的是要在夜里丑时就起床,等于是凌晨两点觉都不能睡,就要

从床上起来了。

“这也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啊?”李问在心里直骂娘,但是没办法,自己选的路 ,跪着也要走完!再加上前面两天,他们天天到礼部去报道,被礼部的那几个礼仪 官狠狠的折磨了一番,这几天走路的脚都是打颤的,到了这一天更是半夜两点就要 起床出门了。

他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不知道这个古代有没有过劳死的官员,大概是有 的?

和上一次去参加殿试一样,这一次他们还是要一大早就到宫门去等候,经由宫 门的守卫检查过,到礼部的书记官员那里去签名报道。

一群新科进士跟在百官的后面步入宫门。

他们这些新科进士要在保和殿的殿外等候,等到传胪官念完了名单之后,再由 皇上亲自钦点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带领诸进士进去金銮殿上拜谢皇恩,再到长安门 外去观看张贴出来的皇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皇帝在金銮殿上召见新科进士们,负责传胪的官员开始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 名次,按照名次从高到底依次宣读下去,“一甲‘进士及第’,状元李问,榜眼章 素回,探花陆知书。”

“二甲进士,……’’

李问是状元,他和榜眼章素回两个人是站在队伍的前面。耳边是传胪官传唱的 声音,这么长的一串名单还不知道要念到什么时候,李问生生的忍住了要打哈欠的 冲动,但是真的好困……

太阳从东边升起来,金色的阳光打在皇宫的高墙红瓦上,整一座皇宫都镀上了 一层金光,金碧辉煌。

耳边是悠长的声音,抬眼望着不远处的宫殿,李问总有一种自己是在做梦的感 觉,实际上他并不是在做梦,他只是站着都快要睡着了而已……

啊哈……

好困!实在是没忍住,李问偷偷的掩嘴打了一个哈欠。

正好章素回抓到新科状元站在保和殿外打哈欠的小动作,榜眼挑了挑眉。

糟糕,一不小心就被人抓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