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回到梁府,梁稷还有几分心神不宁。从今日一早那个假质子走下马车开始,一切完全脱离了前世的轨迹。
这种失控感让他感到些许不安。
“站在那里发什么愣?”一道低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梁稷下意识回头,立刻恭恭敬敬施礼,“爹。”
梁忠视线落在他身上:“才从驿馆回来?”
“是。”
“随我进宫,”梁忠道,“南魏质子当街被刺杀,这是你失职。”
“爹,那个质子是假的,此事……”解释的话说了一半,对上梁忠的目光,梁稷自觉噤声,不管那质子是真是假,自己负责护卫南魏使团,现在事端既起,便不该推脱。
皇城一如往日一般巍峨而又森严,重生以来这还是梁稷第一次入宫,熟悉的雕栏玉栋,心境却已大不相同。
父子二人刚来到长乐宫前,寿光帝高裕的贴身近侍韩让便迎了出来:“太尉大人,您总算来了,陛下可等了有一会了。”韩让不愧是寿光帝身边的红人,办事妥帖周全,与梁忠说完话,还不忘朝着梁稷也见礼,而后恭恭敬敬地将这父子二人请进了大殿。
殿内的氛围有几分凝重,太子高淙与纪王高淳分坐左右,一个颇为不耐地用指节敲着桌案,另一个神色自若地喝着茶。而寿光帝高裕似乎对于儿子之间的气氛毫不在意,正歪在软榻上小憩。
韩让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小心翼翼提醒道:“陛下,太尉大人和右中郎将到了。”
“嗯?”寿光帝未睁开眼,声音里含着几分睡意,“请进来吧。”
“陛下,已经在殿中了。”
寿光帝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翻身坐了起来,朝着正行礼问安的梁家父子二人点了点头,“年纪大了觉也多了,太尉莫要见怪。”
韩让已经端了茶水过来,寿光帝喝了几口才清醒过来,视线从殿内转过,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两个还在呢,正好,现在太尉来了,把你们方才争执的事情说给太尉听听。”说着话,朝着韩让抬了抬下颌,“给太尉赐座,看茶。”
高淙与高淳皆为当今皇后郑氏所生,高淙占了个“长”,名正而言顺;高淳占了个“贤”,在朝中颇受支持,久而久之,兄弟二人自然产生矛盾,在许多事上都针锋相对。今日这种情形,梁忠已经见怪不怪,自顾在椅上坐下,还顺带喝了口茶。
前世的时候梁稷也没少见过这种场合,不过他虽与高淳私交甚好,却从不掺和其中,自顾垂首站在梁忠身后。
太子高淙最先耐不住,抢先开口:“儿臣无意针对二弟,只是此次南魏使团来访关系重大,就算二弟先前打了胜仗,不将魏人放在眼里,也不该如此轻视,让南魏质子当街被杀,岂不是给了南魏发难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