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沔的神色,就像正在欣赏着一件供人佩戴的美饰。他的面部轮廓成熟,下巴蓄着蜷曲的胡子,已能显出李氏皇族特有的永不知倦的神韵,只是,他的笑中,又透着阴毒与怨恨,正是在深宫被排挤多年,因远离繁华而酿出的那股子味道;
李漼的年纪小,身量细瘦,面颊白净,被十几个太监和宫女簇拥,手里着风信子。他的态度虽然娇蛮,但那双清澈的凤眸,一览无遗,依然是不知事的孩子。
二方是姚辰甫,他与常平院陆长生、原兆尹冯家总管冯陈三人号称铁打交情,现在宋州的事闹大,他先是为陆长生南郊烹茶烤鱼怠慢谷伯而道歉,然后说,陆家也吃了罚酒,现在还愿意分些好处,希望苏安把《李郎子》唱回《艳歌行》。
苏安不敢拒绝,含含糊糊地答应,应和着两位王爷,直到阑音殿备齐演奏《婆罗门》的钟和磬,一位头戴远游冠的儒雅男子迎面而来,笑着拍了三下手掌。
姚辰甫介绍道:“苏供奉,安仁坊侯府慕容夫人是牡丹坊的常客,想必,也该与宋侯爷面熟了。”苏安当即怔愣在原地。此人身份,是李漼的舅舅。
宋成器之所以能一路从县令做到州司马,原来,靠的正是宋珏的远房亲缘。
这便是请他们来的第三方人,也是真正要不择手段,把他们的楚曲比下的人。
紧接着,苏安才知道,自己面对的,不是技艺的切磋,而是最无理的审判。
一切都是在温文尔雅的谈笑之中进行的。宋珏整平衣衫,开口道:“本侯听闻,苏供奉初至长安时,奏的不过是乡野曲调,如今这般打扮,看来,是怀旧了。”
苏安道:“回侯爷,苏某初至长安时确实无知,只记得,太乐令李大人说过,那是平声羽调的第一运中吕调,四声二十八调中最为婉转清丽的调式。”
宋珏道:“可本侯还听说,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在市井,苏供奉从来没有作过商调的曲子。”苏安道:“梨花阁作过一首,那时,没人知道苏某。”
听到这里,李漼摇了一下风铃,笑着看向姚辰甫,意思是要听。苏安也笑了笑,拿起破四弦,没有多说什么四弦和五弦的区别,弹完整曲《谢顾郎》。
宋珏笑道:“也罢,也罢,好容易如今行于红墙绿树,立于云阁宫阙,为何还要与那些个流外的艺人合污?难道,苏供奉当真以为,似兰丘姑娘这样的风尘中人,来王府里与你同台唱词,真是要报昔年旧恨?”苏安道:“当然……”
一位舞女,轻巧无声地飘进空旷的殿宇,就像一滴墨汁入水,霎时,钟音起。
苏安:“兰丘姑娘……”
又怎会想到,终让他乱了分寸的,不是刻薄的拷问,而是兰丘的《婆罗门》。
散序六奏,未动衣,金石丝竹次第发声,磬箫筝笛循序搀扶。宫声沉厚宽广,为君声;商声劲凝明达,为臣声;角声长而通彻,为民声;徵声抑扬流利,为事声;羽声而远彻细高,为物声。待到舞遍,扭腰摆裙,就像是王母挥袂,别飞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