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始皇崽教弟 二更合一,270w营养液……

牵着公子成蟜的嬴小政,严肃表情差点没绷住。

愚蠢的弟弟小成蟜含着手指头仰头问太子兄长,什么叫抖一抖吨吨吨抖。

嬴小政把小成蟜的手指从小成蟜的嘴里拔出来,不准他再吃手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在心里咬牙切齿。

这种奇奇怪怪的形容,绝对是从舅父口中传出的!

等朕长大了,舅父年老,一定要把此屈辱讨回来!

等着瞧吧!舅父!

于是嬴小政与小成蟜一同回到了吴郡。

路上,兄弟二人相处倒是和谐。

只要不像子楚那样身体一不好就晕船,在古时坐船就是最舒适的出游方式。

小成蟜不晕船。他天天在船上乱跑,欢乐极了。

对于一个被养在深宫的孩子,他第一次见识到壮丽的大好河山,对“秦国”有了初步概念,而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

嬴小政背着手跟在小成蟜身后,时不时地唠叨小成蟜几句,让他别往船边跑,小心被大鱼吃掉,也别跑太快,小心摔倒。

雪姬笑着看着嬴小政带弟弟,心中浮现出曾经朱襄背着手,跟在吨吨吨乱跑的嬴小政身后的模样。

路上,嬴小政顺带又拜访了王翦、张若和蒙武,将瘦弱的弟弟介绍给三人,并吐槽君父根本不会养孩子,把小成蟜养得和小豆苗似的。

三人皆夸赞还是朱襄养孩子养得好,政儿当初多圆润啊。

嬴小政矜持地点头赞同。

雪姬捂嘴笑。这时候政儿不恼羞成怒地反驳,“我才不胖!”了吗?

小成蟜快乐极了。他从记事起,就没有这么快活过,每日连饭都多吃了小半碗,脸颊上终于长出了一点肉肉。

但这一切的欢乐和兄友弟恭,等到了吴郡的时候,就烟消云散了。

嬴小政得知舅父居然又身赴险境,去送别那个没什么印象的春申君,将吴郡的事全部丢给自己后,大惊失色。

李斯、韩非和主管广陵城与吴城联络的浮丘皆苦笑。

嬴小政暴跳如雷,指着北边痛骂舅父。

但暴跳如雷也没用,朱襄早就跑得没影了。

嬴小政只能一头扎入政务中,赶紧把积压的事做完。

还好朱襄在离开前,将嬴小政独揽的大权都分了下去,郡守只需要把握大方向,不用事事躬亲,所以嬴小政不会太忙。

嬴小政对朱襄改革后的吴郡政务体系有些不适应。

不过他没有立刻改回来,而是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勉强接受了朱襄的改革。

他也知道,不能所有事都抓在自己手中。

虽然他能处理好这些事,但他的后代不一定有他这么厉害。连舅父都大呼受不了,其他人就更受不了。

但嬴小政对权力的看重,是从骨髓中灵魂中生出来的。这一点和子楚,和历代秦王都差不多,甚至变本加厉。

秦王子楚虽常离开咸阳,但并不是将权力交于他人,而正是对权力太看重,不愿意一直坐在咸阳宫中。

他有蔡泽、荀子、蔺贽这样信任的人坐镇咸阳,自己就可以以秦王之身巡视国土,将地方上边边角角的权力都抓在手中。

从西周时起,周天子巡视天下都不是为了什么旅游,而是就算封君在外,他也通过巡视天下来控制大大小小封国。

所以西周强盛时,周天子是真的能号令天下。

子楚虽未教导过嬴小政,但嬴小政这一点性格和他很相似。

嬴小政虽知道将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中不是长久之计,但他的性格让他忽视了这个问题。

直到朱襄隐晦地点出来。

嬴小政嘀嘀咕咕骂骂咧咧接受了朱襄的劝诫,勉强将手中琐事分了一部分出去。

剩下的政务对嬴小政而言不算什么难事,他比曾经独揽大权时闲多了。

至于朱襄,有他在没他在都一样。嬴小政在吴郡的时候,朱襄向来除了耕种之事之外,很少插手其他事务,顶多提几句意见。

小成蟜适应了吴郡的气候,完全没有得任何水土不服的病。

嬴小政见小成蟜身体健康,已经休息够了,想着该给小成蟜布置功课了。

他先给小成蟜来了个摸底考试,然后脸立刻黑了。

宫里功课大多只在读写上,嬴小政当了这么久的郡守,知道算术同样重要。

如果一个官吏连数都不识,根本处理不了任何政务。

钱粮徭役,放在政务里就是一个个数字。连将军都要数学好,才能点明白自己手中的兵。

嬴小政连毛笔都拿不稳的时候,就在朱襄肩膀上,抱着朱襄的脑袋摇头晃脑背九九表。

小成蟜现在都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搞不明白,若不是嬴小政亲眼看到了秦王子楚对小成蟜学习进度的焦急,还以为君父是故意要养废这个弟弟。

嬴小政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减掉九成,又询问了身边人孩童启蒙的进度,十分自信地给小成蟜制定了学习目标表格。

他相信,教弟弟而已,小意思。

他已经不是几年前把弟弟丢给舅父的嬴政了。

小成蟜十分认真地跟着嬴小政学习。

“一加二等于多少?”

“三!”

“二加一呢?”

“呃?一?”

“啊?”

“不、不是,是……”

小成蟜努力数手指头,然后小脸一扬:“四!”

嬴小政表情崩裂了。

你是怎么举起三根手指头,还十分大声喊出“四”的?!你脑子不好,眼睛也不好吗!

老实说,小成蟜的功课也不能说差。

至少他在识字背书上,进度比嬴小政打探的周围和小成蟜同龄孩童要强。

但唯独在算数上,小成蟜简直和一些三四岁孩童差不多。

小成蟜被嬴小政骂得委屈极了:“我在宫里没学过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