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彩头饺子宴

朱襄无语:“拿韩非和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比,是不是太小看韩非了?”

秦王转头对嬴小政道:“政儿,你舅父说你不如韩非。”

嬴小政:“哼!”

蔺贽笑得手一抖,一块饺子皮擀破了。

嬴小政气鼓鼓地站在小凳子上,使劲捏饺子皮泄愤。

虽然嬴小政的肉乎乎小胖手手指很短,但捏出的饺子居然异常规整。

朱襄将饺子皮捏一下就丢进篓子里,嬴小政非要一个褶皱一个褶皱地捏完一整个封口。

秦王看着有趣,也洗手挽袖子包饺子。

朱襄连忙道:“君上,我拿个小碗给你装饺子,专门煮给你吃。”

谁敢吃秦王包的饺子啊!

蔺贽出馊主意:“你不是说可以把饺子里包一些奇怪的东西,谁吃到了就叫得了彩头,运气会变好吗?还有比君上包的饺子更符合彩头?”

秦王虽然老说蔺贽不像蔺相如,但他的性格意外和蔺贽很合得来。蔺贽馊主意一出,他就不顾朱襄的劝阻,非要捏彩头饺子。

为此,他还特意浪费了很多张饺子皮,模仿朱襄包的饺子。

大概是聪明的人学什么都快,秦王浪费了十几张饺子皮后,就能包得像模像样了。

秦王本来想在饺子中包金子,朱襄差点被吓得把饺子捏爆了。

他知道秦国卿大夫大多上过战场,吃饭都很狂放。如果哪个人一口吞下一个秦王包的彩头饺子,这不就吞金自杀了?!

朱襄抱来酸梅子罐子,挑选了几颗较小的酸梅,让秦王包进了饺子里。

秦王一脸遗憾。他还是认为包金子更好。

嬴小政摸了摸不知道何时沾满面粉的脸,忍笑。

曾大父真是越来越放飞自我了。舅父在秦国越来越安全了。

朱襄说韩非还需要沉淀一段时间,秦王对韩非不再感兴趣,免去了韩非被韩国驱逐的可悲下场。

当饺子下锅的时候,此次前来观看棉花丰收的卿大夫终于累了,跟在深一脚浅一脚的太子柱身后去蹭饭。

太子柱很想扶着老腰拄着拐杖走路。他比较胖,长时间站立实在是太累了。

“不知道朱襄会做什么好吃的。”蒙武自言自语。

太子柱小声道:“朱襄说,今天吃饺子。”

蒙武小声道:“啊?这么敷衍?”

太子柱小声道:“对我们敷衍,对他们不敷衍。”

蒙武小声道:“也是。”

在一旁偷听的蒙骜:“……”

太子柱就罢了,自己儿子是不是欠揍了?怎么感觉儿子越活越回去了?

蒙骜十分好奇,敷衍又不敷衍的膳食究竟是什么。

是饺子多吃。

朱襄端来汤饺蒸饺煎饺干拌饺子,有藕肉的韭菜肉的香菇肉的混合鱼肉的,他调了一部分味道,宾客们也可以自己调味道。

朱襄介绍:“这是饺子,又叫扁食。外面的皮由小麦粉制作。”

“麦粉?”蒙骜疑惑,“麦粉这么白?”

朱襄道:“是我从赵国带来的小麦,口感更好。”

虽然冬小麦可以越冬,但不越冬也可以种植。朱襄到了咸阳之后,就将手中不多的小麦种子种下。

今年棉花丰收的时候,小麦也丰收了。朱襄留了一半做种子,另一半磨成面粉招待客人。

只有当贵族接受新面粉的口感,才会自发推行新小麦良种,节省秦国推行良种的行政成本。

因为留种不多,明年也只有王庄上会种植新的小麦良种,贵族馋了新面粉也难以吃到。这样“饥饿营销”,想必后年良种推行时不需要秦王下令,贵族和豪商就会疯抢了。

朱襄给秦王献策之后,秦王立刻提前一年准备好诏令。

除了赐予功臣之外,秦王准备收“捐赠”来赐予小麦良种,好好让贵族和豪商出一笔钱,以在关东平原兴修更多的水渠、水车、石磨,打造更多的铁制农具,饲养更多的耕牛。

如果这种政策拿到其他国家,就和卖官卖爵差不多的恶劣行为,昏君预备。秦王出了名的逐利,他拿出这个政策,六国人都懒得抨击他。

秦王颁布离谱的诏令还少吗?

朱襄介绍完饺子后,又道:“君上今日亲手包了十只饺子,在饺子里放了梅干。这种小麦留种不多,若吃到君上所包饺子,今年可分得一亩地的种子试种。”

卿大夫们都直起了腰。

胡闹!君上怎么能亲自给我们烹饪食物?你这个长平君都不拦一下吗?

“开席。”秦王冷冷道。

想要训斥和劝说的卿大夫们立刻低头吃饺子。

朱襄每次看到这一幕都想笑。

老秦王不仅是六国大魔王,在自己的臣子眼中也是当之无愧的大魔王。

“梅干!”嬴小政最先抬起头,吐出一个梅核。

朱襄的嘴角都要翘到耳根了。

不愧是自家外甥,始皇崽的气运就是不一样啊。

秦王也十分高兴,解下腰间玉佩,塞到嬴小政手中:“第一个吃到彩头,该赏。”

太子柱一边高兴嬴小政第一个吃到彩头饺子,一边又愁眉苦脸。

自家君父不做人,都不在饺子上做个记号,还要自己去舀饺子。他如果吃不到彩头,那岂不是很丢脸。

“嗯?”朱襄吐出了梅子核。

嬴小政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弯弯的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