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木筒凉河水

秦王的心突然软了。

只这么一瞬间,因为子嗣太多,所以对子嗣并没有多看重,对这个没见过面的曾孙更是一点印象一点感情都没有的老秦王,突然对画中这个笑弯了眼的胖娃娃产生了一点点感情。

白起悄悄伸长脖子,看到了小册子上的图画。

他也感到了画中人的幸福。

“你们一家人过得这么幸福,你离开他,真的不会后悔吗?”白起忍不住了,“你不担心他们难过吗?”

朱襄双手抓紧了袖口。

他沉默了半晌,哽咽道:“担心。我对不起他们,但我也没办法……如果我不住在邯郸城外,住在雁门、代郡、云中,我都不会过来。但他们是我身边的人,他们人太多了,我住的那个村子里的人,我认识的邻里乡亲,几乎全部都来长平了啊……”

白起手抬起来,又放下去。

他看向秦王。

老秦王看向朱襄,又看了一眼画,然后深深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白起,你带他去赵军营地。寡人听你的。你先带赵军种三个月土豆,然后我放他们走。”

朱襄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俯身感激道:“谢秦王!”

白起起身,带着朱襄离开,担心朱襄的哭声打扰到君上的心情。

等他把朱襄安顿好,再向君上进言,没必要用朱襄去打击赵国。自己还活着,只要秦国休养生息几年,自己一定能再次抓住机会,拿下邯郸。

朱襄离开后,秦王身体一松懈,靠在了坐具上,还伸长了一条腿。

他年纪大了,保持威严的姿态蛮累。

老秦王翻开了第二页,看看朱襄这个小年轻为自己的曾孙记录了些什么。

“x年x月x日,政儿尿床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老秦王的表情裂开。

然后,老秦王将小册子扣在腿上,单手扶额。

这朱襄啊……

老秦王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

白起把朱襄带出去的时候,朱襄还在一边哭一边抹眼泪。

他哭着哭着,鼻涕也流了出来。还好他怀里带了草纸,赶紧用草纸擤鼻涕。

白起默然无语。

刚才还非常有士子架势的朱襄,现在就像是一个软弱的小纨绔。

除了小纨绔,谁还能软弱?

“真看不出你能为赵人赴死。”离开了秦王身边,也没带副将,白起话稍微多了一点,“你现在后悔吗?”

朱襄把擦完眼泪擤完鼻涕的纸随手丢到秦国兵营的垃圾堆里,道:“一直都很后悔。但后悔也会这么做,没法子。”

白起无语。这人……

他不怕死的人见得多了,怕死的人也见得多了。像朱襄一样,怕死又不怕死的人,他还真没见过。

只看朱襄现在的模样,谁能想到朱襄刚刚如此决绝,用自己的性命为筹码,换取十几万赵人的性命?

哦,朱襄要换的不只是那十几万赵人的性命,还有远在邯郸的他的家人的性命。

哪怕秦王告诉他,蔺相如和廉颇能救下他的妻,赵王也没胆子杀他的外甥,这人居然还是用“不能让政儿被抛弃第三次”这种奇怪到让人想给他脑袋一下子的借口,非要回去送死。

白起都不明白了,公子子楚不在乎自己的儿子,公子子楚那位妻妾也不在乎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你就把他当成了比生命还重要的宝贝?

白起又沉默起来,朱襄有点承受不住这个沉默的气氛,主动找话题道:“赵军为什么会投降?赵括被关起来了吗?他看到我来了,肯定会恼羞成怒想杀了我,嘿。”

白起再次无语。

你刚才还在哭,现在怎么又笑起来了?你表情怎么能突然变得这么轻松?这时候你应该满脸深沉,心情沉重吗?就算你心情调整得再快,也没到能笑出来的地步啊?

而且我和你很熟吗?我不是让六国小儿止啼的武安君吗?你怎么会如此自然的和我搭话?

白起有一种面对自己的副将和护卫老卒的无力感。

朱襄不知道白起看着面瘫,心理活动如此丰富。

知道了他也能为自己辩解,生活都这么苦了,他如果不擅长调整心态,早就被憋屈死了。

难道因为知道几个月后会死,这几个月就惴惴不安吗?那不是比死还难受?

珍惜仅存的这几个月时间笑着活下去,才是厚待自己。

何况几个月后就要死了,朱襄当然不害怕白起:“赵括被关在哪?我想先去嘲笑他!”

白起小口深呼吸了一下,保持着平静无波的语气道:“赵括被赵兵杀了。”

朱襄停下脚步:“什么?!”

白起跟着朱襄停下脚步,道:“赵括在军中辱你为秦国奸细,说若他回到邯郸必定杀你,赵兵为你哗变,杀将投降。”

朱襄脸上的笑容淡去。

他双拳握紧,缓缓跪在了地上,然后狠狠砸在了泥土上。

白起站在朱襄身前,看着刚才在秦王面前也只是哽咽的朱襄现在声嘶力竭的痛哭,双手背在背后,轻轻叹了口气。

朱襄想要救下这群赵兵,更难了。

哪怕秦国将这些降卒放回赵国,他们杀了赵国贵族,照旧会被处死,甚至可能会连累满门。

……

伯夫等人翘首以盼朱襄的到来。

他们看到朱襄时,都忍不住不顾白起带来的秦兵,直接冲了过去。

秦兵本来很紧张,白起抬起手挥了挥,秦兵将武器收回,回到了白起的身后。

“朱襄公!”伯夫跑得最快。

除了眼眶有点红之外,完全看不出之前痛哭了很久的朱襄勉强让自己保持着轻松的微笑:“伯夫,你还活着?”

“我还活着,朱襄公,我还活着!”那位曾为朱襄当过不要钱的护卫,还给政儿编过草玩具的游侠儿激动道,“朱襄公,我……”

他说着,抬起手背捂住眼睛:“我、我没想到是你来救我们。”

“我来了,放心,我一定尽可能让你们活下来。”朱襄将浑身脏臭的伯夫抱住,轻轻拍着这个比他大几岁的游侠儿的背,“我们一起回赵国。”

伯夫哭道:“我、我可能回不了赵国了。”

他身边的人也低下头。

他们不后悔杀赵括。

若不是赵括,他们不会落到这种地步。而且赵括侮辱朱襄,侮辱唯一会来救他们的朱襄公,他们就算回到了过去,仍旧会杀了赵括!

只是杀了贵族,他们回不去了。

朱襄声音沉稳道:“回不去就留在这里。现在上党人都跑得差不多了,这么多空地,足够你们生活了。赵人和秦人都无所谓,我只想让你们活下来。我和秦王说,先帮他们种一季的土豆,补充他们的军粮,然后能回赵国的就和我回去,不能回赵国的就在这里分地,在这里过。”

朱襄使劲拍了拍伯夫的背,松开抱着伯夫的手:“别哭哭啼啼,你看天下士子,为了逃命去他国的那么多。你有本事,有田地,以后照旧种田当兵,有什么好怕的?上党离赵国不远,你们的亲人知道了消息,肯定也能偷偷过来。”

伯夫吸了吸鼻子:“他们真的能过来?”

朱襄道:“赵国现在没那么多兵管流民。你们不回去,我就说你们战亡了,不会有人怪罪你们的家人,而且说不定还有抚恤。你们能回去的人,肯定也不会告密。”

朱襄扫了一眼围观的赵兵,道:“如果没有伯夫杀了赵括,你们无法投降,不是被饿死,就是战死。你们能活着,都是因为他们杀了赵括。希望你们不要恩将仇报。”

一个赵兵立刻扯着嗓子道:“朱襄公,你放心!谁敢恩将仇报,我就去杀了他,然后也逃到上党来!”

“没错没错,我们赵人没有这样忘恩负义的人!”

“你就是朱襄公?好年轻啊,我还以为朱襄公肯定和我爹一样大。”

“年轻才好啊,年轻就这么厉害,朱襄公以后肯定能当大官!”

“朱襄公,你说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就做!”

“那个土豆多好吃啊,赵括那傻子就是不让我们吃!”

“朱襄公,廉将军还好吗?”

“呜呜呜,朱襄公,我们真的能得救吗?”

“相信朱襄公!”

“对啊,不相信朱襄公,我们还能相信谁?只有朱襄公来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