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守住本心,率性而为。
这样,才能活得自在通脱。
到现在,读了一年多圣人之言,吴节总算是想明白了儒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
(本卷终)
第三卷 风雨春归
第363章 点滴
四月十四夜的月亮已经圆了,将无边无际的银光洒下来。
那一轮月亮被荡漾的江水揉碎了,散开了,江面上,磷光点点。
一条官船大约是赶路急了些,错过了码头,只能停泊在河边。
红色的灯笼挂了起来,照着船头立着的几块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督学使者”、“应天学政衙门”。一看这些招牌,只要是读书人,就能知道这是中央派到应天府邸主持嘉靖四十年院试的考官的官船,而大学政就坐在船里面。
这里是大运河位于扬州的一段,虽然地处内河,但受到长江口那边江水的激荡,船还是轻轻荡漾起来,发出低微的“吱啊”的声响。
船舱里有婴儿大约是被这颠簸惊醒了,发出尖锐的哭声。
船首立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为首那个男子一身儒衫,大约二十刚出头,眉目疏朗。至于那女子,五官端庄,有为些微微发福,丰腴白皙。
听到孩子的哭声,女子吃了一惊:“老爷,儿子醒了,妾身过去看看。”
这人正是蛾子,而那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就是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