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海豚时常会救助落水的水手、渔夫,有时还会把他们送回岸边。渔民捕鱼的时候,海豚也常常会跟在船后尾随,每当此时水手、渔夫们就会大声呼喊:看啊,妈祖在保佑我们。

“妈祖永生永世地生活在海中,再也不能上岸了,她既是勇敢勤劳的渔民的保护神,也是等候在岸边的妻子的保护神,她让勤劳可以得到回报、让有情人可以再会……保佑沿海生灵,千百年有如一日。”

船上的人听完黄石的话后,也都纷纷双手合十,向着船后的白海豚低头致敬,包括张再弟这个忠君爱国天主教的实际控制者在内,每个人都向着中华的海洋女神诚心地祈祷。

金色的阳光斜斜地从苍穹射下,给南中国海染上了粉红的色彩,雪白海豚们纷纷跃出水面,欢畅地带起了一串串晶莹的水珠,仿佛正在为这些航行而翩翩起舞,给他们带去海洋女神的祝福。

……

到了泉州以后,黄石先去拜见了福建巡抚,第二天则领着手下们在城里转悠,在辽东长生岛住得实在是太久了,乍一到泉州这种繁华盛地,黄石都有点不习惯了。

“既然到了泉州,那就一定要去看看东西双塔,不然实在太可惜了。”

走到开元寺前,黄石又一次仰望宏伟的东西双塔。黄石曾经来过一次,不过和他上次来时相比,黄石的年岁大了不少,但这开元寺却年轻了三百多岁,这真叫人哭笑不得。

和在山海关时一样,黄石又给部下客串了一把导游:“这开元寺兴建于唐朝,至今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了。从唐朝时开始,泉州就是东南的重要港口,往来的西域、大食客商络绎不绝,佛教、拜火教等教派都先后传入我中华,唐朝对各种教派一视同仁,只要彼此间不起争斗,他们的庙宇都受到保护。”

等到了宋朝后,泉州更进一步成为中国的最重要的航海口岸,宋朝的货物从这里起航,运向越南、泰国、印度等地。

随后是蒙元入侵,将中国数百年来积蓄的财富掠夺一空。等大明立国后,国家几乎没有可以用于交易的货币,朱洪武每年征收的赋税中白银不过十万两。在严重短缺硬通货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内贸易几乎退化到以货易货,赋税也几乎彻底变成实物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泉州也急速没落,商业萎缩到了几乎消失的地步。

不过此时在黄石眼前,泉州港却又是一片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气象。

泉州在大明隆庆年间再次发生了变化,大明隆庆天子是万历皇帝的父亲,这位天子是个厚道的老实人,不幸遇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厉害角色云集内阁。人善被人欺,隆庆在位期间内阁不但给皇帝起外号,还屡屡挖苦嘲笑他说,天子与其费心思质疑内阁的看法,那还不如回后宫去多生几个皇子。

隆庆天子上朝六年,除了“是,是”,“好,好”以外,从不敢对内阁说一句主见,到了隆庆统治末期,阁臣高拱已经开始宣扬:大明天子对内阁的票拟不应该有“留中不发”的权利,这意思就是说皇帝对内阁的决议不应该有否决权。

老实厚道的隆庆天子上朝时总听内阁为钱币而苦恼,就自行派太监来到福建打开漳州月港,用中国丝绸兑换海外的白银,这条海路也就是西方人口中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到隆庆天子去世时,他为张居正留下了利用海贸挣下的三千万两白银。张居正依靠这笔财富完成了银本位改革,一举把大明的实物税改成了货币税。等到万历掌权后,要钱不要脸的万历天子宣布废除船引,对每一条出海的货船他都要收税。

当时有御史和大臣指责万历和小民争利,还说自从万历废除船引改成收海税以来,海民“饥寒交迫,苦不堪言。”而万历天子坚持他要钱不要脸的立场,争辩说如果收税会导致海贸无利可图的话,那百姓就不会出海了,现在出海的船只越来越多,那说明就是收完税后海商也还有钱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