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呼上几个衙役,坐上了旁边的小舟,悄无声息的朝着外面行去,这片水域的确是堵塞得厉害,可是楚质也不是笨蛋,自然留有一条专用通道,派衙役把守,非官员船只不得通行,所以小舟畅通无阻,很快就来到事发地点。
浮板上的众人,似乎没有察觉楚质的离去,或者察觉了也没有声张,依然专注的观赏着水秋千的表演,良久之后,表演的伎人累得筋疲力尽,而且还出现了失误,这时候自然不能再继续下去,只能向四方陪礼告罪,围观百姓自然不会责怪,纷纷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自己的心情,喝彩之声久久不息。
锣鼓声音渐息了下来,见到湖中没有了其他动静,众人纷纷扬扬的与旁边同伴谈论起刚才的水秋千表演来,而这时,两艘高桅大船的甲板上,突然出现一群衣着彩丽的女子,顺弟舷梯,纤腰款款扭动走入浮板。
浮板有三十米长,一帮官员只占了其中半角不到的地方,还有大片的空荡,某些人还在心里暗骂这些官大人浪费,见到这个情形,也随之明白过来,原来这浮板还别有用途,居然是表演的舞台。
“还是楚知县会办事啊。”
一群青春靓亮,如花似玉的少女就在眼前,微风徐来,似乎还能嗅到阵阵幽香,而且清茶也已经换成佳酿,这让某些官员心中暗爽不已,就欲夸赞楚质几句,却发现找不到他的身影,还没有来得及奇怪,听却叮咚的几声,优美的弦乐飘然入耳,立时将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谁还会有心情理会楚质。
少女翩跹而动,舞姿曼妙,杭州城就一个乐司,官员之间的宴会应酬都是请她们前去助兴的,按常理来说,对少女们的舞蹈也应该习以为常,但是今日看来,却不知为何,感觉与往日有所不同,似乎……,有了些什么,别以前多了几分韵味。
一曲终了,与四周百姓叫好声不同,官员们应付式的掌声中,多了些真诚。
向四方回礼后,起舞少女才慢慢退回船去,声音渐息,过了片刻,只见一个身穿绿色丫鬟装的少女抱着一架古琴,从船上盈盈来至台前,只见她年约十六、七岁,长得清秀,身材娇小,此刻她正将古琴摆放到一张矮几之上,众人还以为是由她抚琴表演时,却见她又退了回去。
这时,真正的主角才出场,只见一个身穿素白罗裙的高雅女子,从船上轻移莲步而来,步步生姿,戴着面纱,令人看不真切她的容貌,却更有一番朦胧美,露出的一对翦水双瞳,顾盼生姿,头顶凤钗,秀发披肩,一身衣裙虽有些宽大,却依然可见她婀娜的体态。
她浑身散发出一种难言的气质,如同一朵圣洁的白莲,出淤泥而不染,虽然看不清楚她的容貌,但是许多人完全可以确定,她肯定是一个绝色的美人,当她来至古琴前,先是盈盈一福,也不多言,优雅地坐下,伸出十根修长的纤葱玉指,轻拨几根琴弦,缓缓弹奏起来,余音袅袅,优美动听。
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湖盛会(三)
抚弄琴弦的十指纤细秀美,轻微拂动,曲乐缓缓荡漾,音律宛转如意,极为宛转悦耳,弦乐悠悠,让人仿佛置身于风暖花香之中,令人不饮自醉,本来还有几分嘈杂的声音渐渐的静了下来。
欣赏着这动听悦耳的琴声,众人有几分痴醉之意,寂静之中,只听又是叮咚一声脆响,清亮的琴声陡然激扬起来,热烈而奔放,如清流直泻,如雨打蕉叶,如万马奔腾,张狂激越的琴声让人心跳加速,热血贲张,激扬的琴声似乎有种奇异的魔力,让聆听的众人只觉自己身处于金戈铁马的战场之上,恨不能立即挥兵斩向敌人。
高桅大船之上,身穿华丽衣饰的苏月香迎风而立,见到众人沉浸于美妙的琴声之中,如痴如醉,一双清丽如碧潭般的明眸不由浮现出喜悦之色来。
过了片刻,激昂的琴声慢慢缓了下来,如同清风拂动纤细的竹子似的娑娑而响,仿佛毛茸细雨融入湖水之中,余音荡出,悠悠飘散,似乎流水汩汩远去,夜雨润物悄无声息,最终归于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