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

“楚大人诗才如雷贯耳,不知能否作梅诗一首,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笑了会,杨承平试问道,自从听闻因自己酒醉,让许汉聊钻了空子,错过应该属于自己的词后,他就十分的懊悔,今日再遇楚质,心花怒放之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在和靖先生灵前,本官才疏学浅,可不敢卖弄,以免贻笑大方。”楚质摇头笑道。

“楚大人过谦了。”杨承平笑道:“当年楚大人在东京时,可是有杯酒梅诗的美誉,酒未尽而诗已出,且首首佳品,在下闻之,向往之余,恨不能亲临现场,以观楚大人风采。”

“当时轻狂了,况且与和靖先生相比,实现是不值一提。”楚质淡笑道,听到的夸赞声音过多,他倒也十分从容淡定,不过初儿却眉开眼笑的,漂亮的眼睛弯成了月牙。

几人却不认同楚质的话,毕竟楚逋已经辞世多年,传世诗词才三百余首,精品绝代的不过一二之数而已,而楚质虽是新锐的才子诗人,可流传天下的佳作却非屈指可数,最重要的是,林逋怎么说也就是个名气大的隐士,楚质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一方知县。

名气再大也不能当饭吃,况且还是已成枯骨之人,奉承也没啥好处,可楚质却是前程似锦,应该讨好谁,大家都知道该怎么抉择,心中念起,一时之间,阿谀如潮。

溜须拍马话顺耳,不过楚质也没因此晕了头,换成其他地方,不要说一首,就是写十几首也不成问题,可是在这里就要斟酌一二,世上总有些喷子,见不得别人好,管你诗词好坏,直接盖顶不尊隐逸贤人的帽子下来,那就欲哭无泪了。

在官场上磨练了几月,难免多长了个心眼,楚质坚决表示婉拒,不过也知道变通,笑着说道:“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也是佳句,不如诸位都考虑片刻,在两句之中,各加一字,成为诗眼,以添其彩,如何?”

人总是有表现欲望的,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字眼,不管添加得是否妥当完美,也不虞担心别人嘲笑,理由都有现成的,不是我才疏学浅,而是诗句不行,况且,也没人会驳了楚质的提议。

“杨某先来抛砖引玉吧。”杨承平不假思索,开口便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诸位觉得怎样?”

不等众人反应,杨税监也笑眯眯道:“下官也有一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楚大人认为如何?”

“尚可,却不够贴切。”思虑片刻,楚质点头笑道:“摇与舞与狂风相配才合适,而映字,却稍欠月色朦胧之美,隐字固然不错,也不够妥帖。”

仔细口味,众人都觉得楚质分析的有道理,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小学中学至于大学的语文课,全是教学生怎么分析文章的,如果连这最基本能力的都没学好,楚质恐怕连拿毕业证的资格也没有。

其他几人见状,也纷纷说出自己所得,请楚质点评,推让了片刻,楚质一一分析,指出哪个较好,哪些有不足之处,名句在理,让人心服口服,到了最后,众人纷纷看向楚质,其意不言而喻。

考虑了下,楚质也没有推辞,笑着从杨承平手中接过画纸,在桌子上展平,取过一管毫笔,蘸上浓墨,便在空白处书写起来,众人相视一眼,立即凑上去看,只见几排行书一挥而就,字迹飘逸,宛如龙走蛇行,上面写着:“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玩味片刻,众人不由拍案叫绝,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