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那些不吃晚饭的公子哥们,也改变了主意,既然都用传单宣传,说不定是“饭堂西施”炒的呢。

饭堂西施是学子们给蔺荷起的外号,以此来表示对她美貌的认可,当然他们只是单纯欣赏,绝不敢有其他想法,因为据小道消息称——饭堂西施和他们司业的关系非同寻常!

当夫子讲完最后一句,远远的,传来浑厚醒耳的敲钟声,夫子宣布下课,底下的学子起身往外走,相互之间聊几句天。

你说要去饭堂吃饭,正巧我也要去见识一下新菜品,干脆结伴同行。

冬季白天短夜里长,这会儿,天色已经昏暗。模糊的树枝婆娑,像张牙舞爪的鬼影,饭堂点了灯笼,高高挂在门口。

而路边为了方便学子们视物,也点了几盏灯,比起往日更加的方便。

许多之前不小心跌倒都学子也没有了担忧,第一次用正常的速度走到饭堂。

然后他们便发现晚饭的确有了改变。

首先是点菜方式变了。

原先学子们就是大爷,进门后先找位置坐下,然后会有人主动过来询问要吃什么。

如今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桌,桌子上放着盛米饭的桶,然后还有四大锅的菜。

这些菜刚刚炒出来,冒着热气腾腾的香味,随着空气的流动吸入学子们的口鼻中。(实际是有人在后面偷偷扇风)

好香!

平日四处走动的饭堂丫头,也都固定地站到桌子后,看见他们进来并没有上前主动招呼。

学子傻了眼。

怎么不上饭呢?

有个脑子灵活的学子看了一会儿,自己动手拿起放在一旁的盘子,舀了两勺米饭,不多,正好够自己吃的。

然后在一群学子还在等待的时候,他端着米饭走到长桌前。

“您要什么浇头?”

饭堂的丫头笑盈盈询问。

学子看了几眼,随手指了两种自己喜欢的。

丫头便接过他的饭盘,按照他的需求用勺子各舀半勺带着汤汁的粉皮炖肉,然后反扣过来盖到米饭上。

“好了,祝您用餐愉快。”

学子端着盘子恍惚回到位置上,同窗凑过来,洁白饱满的大米饭,被菜汁浇成焦糖色:“你先尝尝,要是好吃我再要。”

同窗不爱吃米饭,他总觉得米饭不如面食软,米饭一粒粒,咀嚼起来没甚水分,有时候咽下去的甚至有点儿噎人。

学子点头,把汤汁和米饭搅拌均匀,勺子舀起洗包汁水的米饭,入嘴后不再干涩,易于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