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最自然不过的选择。
“杀了我的后果,圣上考虑清楚否?”林川不是威胁,更像老朋友在嘘寒问暖。
“明联储崩塌,宝钞变成废纸,内乱,边塞纷争,百官抵制,终究不就这些,能比当初我被允炆小儿逼的在府邸中装疯卖傻,率领八百府军起兵靖难更难吗?”朱棣已经见过最坏的世界了,自然也不会对什么朝廷崩塌有多大恐惧。
强权的好处就是,哪怕大明变成了一片废墟,只要当权者够强,就能将国家恢复如初。
“说来也是,您也不是平庸之君,自有办法安定天下。”林川一副终于放心了的表情。
“那么你准备好赴死了吗?”朱棣眼角闪过浓郁化不开的杀意。
“没有,我从没想过是在这里,没有人可以拿走我的命,您不行,神明也不行。”林川回绝了朱棣的邀请。
“你果真想造反。”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就是忠义,林川公然违抗皇命,怎不就是造反?
“这您就是欲加之罪了,我只是不想死,没想改天换地。我对龙椅没兴趣,对您也是钦佩和同情的。”林川侃侃而谈。
“同情?我乃九五至尊,用得着你来同情?”朱棣哈哈大笑,声音回荡在奉天殿中,余音绕梁。
“可能是童年阴影吧,您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殚精竭虑时不我待,从不贪图个人享受,一心只为治理好国家,做一位明君,来偿还靖难之罪孽。没有人比您更爱惜名声,也没有人比您更想打造大明盛世。太累了,不自觉的就会同情您来。”林川由衷道。
“油腔滑调的小子,嘴上忠心耿耿,干的都是忤逆不臣的勾当。我几次三番跟你说,不能杀刘安,不光因为他刘伯温之孙的身份,也因为他是我的心腹重臣,能为我安定天下宦官之心,你还是要动手……”
朱棣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其实这次林川回来,他已经给自己画了一条底线,哪怕林川覆灭了东厂侍卫,只要保住刘安一条性命,那所有的事情都能谈。
“他想我死,所以他必须死。”林川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