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在中华文明的外交史上绝对是最勇猛的开拓者,多少人离开故土前往蛮夷之国时,就没想过活着回去。只要人留下了,那名自然也就流芳百世,族谱单开一页了。
各地蛮夷耳边一直回荡着“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警世名言,无不将汉使当爹一样供着,略有气性大的藩邦领袖把自己真当盘菜,得罪了汉使,下场多为亡国灭族,顺利加入中原文化的大家庭中去了。
而今时今日的大明,论军队实力远超汉唐,论社会民生更是亘古未有,万邦来朝,共贺盛世,望大明之福泽而生,惧大明之天威而活,足够让任何使官挺直了腰杆面对一切的皇帝与国王。
不过林川和那些靠国家实力支撑的使者不同,他不需要国家为他撑腰,因为他支撑着大明的繁荣昌盛与富强。
这样的林川,眼中都透着傲骨,瞟过谁,谁无不在退避三舍,也唯有李芳远,自感与之相敬如宾,所以才能一脸恭维的微笑,主动走下了石阶,张开双臂上前迎接。
国王都如此了,王世子李裪,废世子李褆,立刻跟随而来,还有元敬王后,她本不悦,见不得一国之主,宛若宦臣卑躬屈膝,毫无礼义廉耻,但最后,却还是被李裪名为搀扶,实为裹挟下走来。
今日早些时候,李裪伺候完国柱爷用过早膳,直接赶到了母亲的宫殿莲花坊,和她好生沟通了一轮。
他很清楚,这个时间节点,母亲与父王的隔阂已经大到无法调和,即便李裪顺利登基,不能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国家也将永无宁日。
所以,他和母亲大人做了一场交易,搁置争议,至少在国柱爷面前必须维护父王的颜面,不闹事。只要她能做到,不管最终登基的是他还是李褆,李裪都会推动对闵氏一族翻案,追封王后的爹爹,外加四个弟弟对应的侯爵之位,洗脱罪名。
虽说这些都是死人的名号,换成他人或许已经不在乎了,但母亲在乎,甚至很在乎。李裪精准的拿捏了王后的弱点,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才让林川有机会得见这“幸福”的朝鲜第一家族全貌,不然元敬王后已经收到李芳远的3次邀请,甚至是要求,她的回复都是身体欠佳,就不去参加这国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