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听说了吗?陛下下旨扩建汴京城了!太好了!
现在咱汴京城的人和房子是太多了,我想多开个铺子,找了二个月都没找到合心意的,要么太小,大一点的又太贵。
咱汴京城确实需要扩建啊。”
“这么天大的好事,咱汴京的百姓谁还不知道?
我听说啊,陛下登基以后,不扩建则已,一扩建就是大手笔,这次要将汴京城扩大六倍呢!”
“不错!我听说工部制定的规划,要施工六年、投入一亿五千万两银钱呢!
陛下圣旨,要朝廷在新汴京城建好了宅院,然后再置换、拆迁咱老百姓手里的宅子,真是万古圣君哪!”
“陛下定的可不止是原大小置换宅院!我们十二坊的坊长都上门给街坊们一一说了,如果想住更大的宅院,只要交建造成本钱,官府就给建面积更大的新宅!”
“这要是真的就太好了!我家三个儿子二个女儿都将长大成人了,这女儿出嫁还好说,可三个儿子要成家娶媳妇,我家原本够用的宅子立马就嫌小了。
我找了半年,想在汴京买块地建宅子,可这地价啊,太贵了,比之二十年前我买地建房时,起码贵了十倍哇!
这下可好了,只要出建房成本钱,官府就能给咱百姓盖大宅院了!”
一时街头聚集在一起议论的百姓,纷纷计划着自己家要不要扩建宅子、扩建多少坪来。
另有许多百姓,关注的则是汴京城扩建带来的就业赚钱机会。
“要是这样就太好了!
不瞒你们,我老家本是在荊楚的怀州府,开熙二十一年来咱汴京、做了商行的伙计。
辛苦做了十来年,攒了些钱,去年刚刚买了幢小宅子,在汴京安下了家。
二个月前,我老家的二弟、三弟还有几个堂、表弟,听说我在汴京扎下了根,都托人带家书给我,让我帮他们也在汴京找些赚钱的活路。
本来我一直发愁呢,汴京虽然繁华,可人也太多了,一下子帮几个亲戚找活路,哪有那么容易。
这下朝廷要扩建汴京城,这可是几年的大工程!可得招不知多少万民伕,这下我老家亲戚都可以来汴京找到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