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提醒她,华兰是多么的有本事,没了她,就不会有太高的名望。
陈可秀并不在意这些,这本书只是因为她想写,所以就写了。
找个地方发行,也算是善始善终,至于能赚多少钱,压根就不在她的预期内。
最重要的问题是,她觉得田野出版社还行,有意向投资,或者是以收购的方式融资。
她做了多年的写手,和华兰又起了龌龊,暂时不想退出这个行业,就有必要有自己家的出版社。
只不过她现在手里的钱没有收回来,足够保证生活质量,但真的想要做风投,还是差点意思。
所以也没有跟现在田野出版社的创始人谈这个问题。
这本书是她投石问路,也想看看创始人的耐受度和水平。
她对做老板是不感兴趣的,即便是完全控股,她也不会作为管理员亲自上阵。
最后除了股份什么都不变,依旧是原班人马在经营,也想看看这些年轻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