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杨大师都忍不住继续问道:“既然李老师对他相当熟悉,那在您看来,他的玉雕技艺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很了不得的成就?”
这一问题可是把李春生给难住了。
这让他怎么回?
在玉雕行业,也遵循那句话,那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通常来说,玉雕师都要经历一个三到五年的学徒阶段,等过了学徒阶段,基本上就可以开始独立创作了,再独立创作两年以上,基本上形成自己的雕刻风格,就可以称之为老师傅。
再之后,就是向着大师之路进发。
只不过对玉雕师们来说,大师之路才真正算得上是职业生涯的开始,到了这一阶段,就不会再有人特意来指点你,想要技艺精进,成就大师之名,就完全只能靠自己。
靠勤加练习。
靠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艺。
靠……机遇。
最后一点才是关键!
就以此前的陈三江为例。
此前的陈三江作为坪洲小有名气的玉雕师,在基本的玉雕技艺方面肯定是没得说了的,哪怕是李春生也未必能教给他更多的东西。
最起码一点,应付普通的雕刻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那他离大师还差什么?
差的就是机遇!
这里所指的机遇,并不是指参赛机会之类的,而是指能帮助他拿奖的重要条件,比如说好的创作材料之类的。
这其实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打个比方说,当陈三江还是学徒时,他所能处理的肯定是那些几百块最多几千块的材料,等出了师,开始独立创作之后,就能接触几千到几万的材料了。
到他小有名气之后,顾客就可以放心把几万到十几万的材料放心交给他处理了,可一旦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材料,他还是很难有机会接触到。
至于适合用来创作参加天工奖,并且有可能获奖的材料,那就更不用说了,正常情况下,根本就轮不到他。
这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