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金属铠甲是非常少见的,更多都都是皮甲,有些就直接是皮袄。
他们对于如何保护兽皮非常有经验。
现在为了保护皮囊,增加其韧性。
防止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后变得干裂、失去弹性,甚至破损。
他们很快就根据以往的经验找到了方法。
他们往皮囊的内部,灌入一定量的清水、盐和羊油。
清水能保持皮囊内部的湿润,盐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而油脂,则是最重要的,它能滋润皮革纤维,保持其柔韧,使其在干燥或寒冷的环境下,不易变脆开裂,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皮囊的防水性能。
灌入适量的混合液体后,再次将开口彻底扎紧,并用油脂涂抹在外部的绳结和皮缝处,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这样处理的羊皮囊,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充满了奇异的弹性,表面泛着油润的光泽。
最后,根据需要,将数个这样制作好的羊皮囊,用结实的绳索,牢牢地捆扎在用轻便木料搭成的简单框架上。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羊皮筏子,终于成型了!
第一批制作完成的羊皮筏子,被抬到了河边。
它们看起来有些简陋,甚至有些滑稽。
几个鼓鼓囊囊、油光水亮的羊皮囊,被木头框子束缚在一起。
但在场的每一个人,眼中都充满了期待。
几个水性好的士兵,自告奋勇,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四囊羊皮筏推入水中。
奇迹发生了!
看似笨重的羊皮筏,一接触水面,立刻轻盈地漂浮起来!
吃水极浅,几乎就是贴着水面!
士兵跳上筏子,筏身只是微微下沉,依旧稳稳当当。
“浮起来了!真的浮起来了!”岸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士兵尝试用简易的木桨划动,羊皮筏在靠近岸边的缓流中,灵活地移动起来。
它的优点显而易见。
体积小,重量轻。
相比笨重的木船,羊皮筏拆解开来,就是几张羊皮和几根木头,携带极其方便。
充气后虽然体积不小,但整体重量很轻。
吃水浅,浮力好。
这是最关键的优势。
即使在水深不足尺许的浅滩,羊皮筏也能通行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