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若真心归顺于朕,从现在开始,便可官复原职,充入朕的皇城司禁卫军中,且每人皆有赏赐。朕将视尔等为心腹,望尔等同心效力,必共享富贵!”
质子们听到如此圣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心中满是绝望与恐惧。万万没想到,赵官家比李乾顺的胸襟宽阔了千万倍啊!
“赵官家的气度如此之大,不仅饶恕俺们的小命,还要给予俺们官职和赏赐,竟还让俺们担任保护赵官家安全的禁卫军,这是何等的信任与重用啊!”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百余名质子们一时之间难以置信,感动得热泪盈眶。
“扑通!”
“扑通!”
“扑通……”
质子们纷纷拜倒在地,声音颤抖,满是感激。
“多谢官家不杀之恩!”
“多谢官家饶命,吾皇万岁万万岁……”
“末将愿为官家效犬马之劳……”
“……”
赵吉故作礼贤下士姿态,向前走出数步,来到跪伏谢恩表忠心的西夏各地方军质子们的面前,他弯腰伸手,连续扶起了五位跪于前列的质子,并高声道:
“众爱卿,从现在开始,便是朕的皇城司亲从官了,众爱卿平身,不必多礼。”
百余名质子感激涕零……
赵吉看了看身边负责保卫他的岳飞和杨再新这两位青年将领,又望着这百余名质子那同样年轻的面庞。
他突然想起自己没有穿越前,曾经读过伟人把年轻人比作早晨太阳的名言,他略加改编,高声道:
“镇守大宋辽阔江山之重任,是吾辈之责,亦是汝辈青年之责也。然归根结底,终当归于汝辈青年。汝辈青春正好,意气风发,如朝阳初升于辰巳之交,光芒万丈,锐不可当。”
“朕的大宋兴衰,系于汝辈青年,社稷之安危寄望于汝怀。愿汝辈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以壮志豪情,承此千钧重担,续我大宋辉煌!”
岳飞、杨再兴与百余名质子,闻听赵官家圣言,都激动不已,振奋无比。
跟在赵官家身后的起居郎,也是个年轻人,他闻听官家把年轻人比作朝阳的圣言时,握笔的手因激动而颤抖不停,却努力地在纸上速记着,生怕漏掉赵官家这句至理名言的一个字。
起居郎清醒地意识到,赵官家把年轻人比作朝阳的圣言,将成为至理名言,千古流传。
……
“官家如此厚恩,我等无以为报!愿誓死效忠官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质子们纷纷振臂高呼,声音响彻宫院。
赵吉看着这些激动不已的质子,心中暗自欣慰,高声道:
“卿等既然诚心归降我大宋,那就为朕修书一封,劝降卿等那领兵在外的父兄或叔伯早日归降,共享荣华富贵!可好?”
“官家皇恩浩荡,天威凛冽,末将愿写劝降信……”
“末将亦愿写劝降信……”
“好!”赵吉高兴道:“来人,取笔墨纸砚和信封,发给他们每人一份。”
“遵旨!”
“再传朕旨:速派快马传旨官,去往刘光世部,让其稍等片刻,等到劝降西夏各地方部落军首领的书信送到他那,再派劝降使者启程。”
“遵旨……”
……
当百余名质子按赵官家圣意,写完了对其父兄或叔伯的劝降信后,赵官家再让军中数十名文吏,分别对每封劝降信审查了两遍,并未发现任何问题。
赵吉为了让西夏众多尚未归降的地方军长官,能相信大宋真的打下了西夏的国都兴庆府,伪帝李乾顺也真的死了,他命人取来李乾顺生前所穿的,几件龙袍。
正当在场众人不解,赵官家为何让人取来李乾顺的几件龙袍时,赵吉下令道:
“来人,将伪帝李乾顺生前所穿过的这些龙袍,剪出与劝降信同样多的数量的小块,装入信封内。以此让未投降我大宋的西夏各地方军首领和官员们,相信朕御驾亲征西夏后,真的速破西夏国都,伪帝李乾顺也真的畏罪自杀了。”
“遵旨……”
原本还心存疑惑的在场众人,随着赵官家说出其中缘由后,他们仿佛拨云见日,恍然大悟。
官家此举,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高明的心理战术,利用了西夏人对龙袍这种西夏皇权象征的敬畏,以此来动摇西夏未降的地方军的抵抗意志,加速其归降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