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身上的秘辛,实在是有些惊世骇俗。
想要解释清楚,还真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
“而这七件神物,晚辈已得其六,这最后一件,和禹王您有关。”
姜临说着,将那册子拿了出来,翻到了最后一页上。
“嗯?”
禹王看了一眼,神色惊异,喃喃自语道:“这一幕,竟是老夫亲身经历,可当时老夫并未察觉,有人给画了下来。”
“莫非是大天尊窥见过去而造就?”
姜临神色一动。
禹王是毋庸置疑的大神通者,早在治水之时,就已经从舜帝的身上接过了一部分的人族气运。
这般加持之下,不敢说其他,和禹王自己有关的因果,显然不可能瞒过禹王才是。
而现在,禹王说这册子上的图样,是他治水时切身经历过的一幕。
但禹王若非是看到了这个册子,否则还不知道有人将这一幕描绘了下来。
这可不是小事。
这说明,册子的描绘者,在一定层面上,位格超越了“半步人皇”的禹王。
从而瞒过了禹王对自身因果的感知,甚至于,乃是从“现在”窥探“过去”,从而描绘出了这一副场景。
能做到这一点的,禹王第一个怀疑的是大天尊。
毕竟这册子也确实是大天尊隔空送给姜临的。
但姜临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可具体是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想必是大天尊伟力。”
禹王就没有姜临那么多的想法了,自然而然的推断出了最合理的结果,而后皱眉道:“可这一幕,老夫虽有印象,但也只是治水途中的一点经历罢了。”
“可按照姜小子你的说法,在这一幕发生的时候,可能有什么物件突然出现在了老夫身边,但……当时若是有什么神异,老夫不可能忘记,更不会遗失。”
禹王闭目沉思了片刻,似是回忆,又似是从更高的层面去印证“过去”。
但最后却只是摇摇头。
“老夫很确定,当时什么也没有发生。”
又是与天时无关吗?
姜临若有所思的眨眨眼。
禹王所关乎的最后一件七魄神物,可能和雀阴一样,与天时无关。
只涉及地利与人和。
换而言之,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禹王带着姜临重新回到册子上这一幕发生的地方,从而引动最后一件七魄神物现身。
听了姜临的猜测,与姜临不久前寻回第六件神物的经历,禹王也认同的点点头。
而后却皱眉道:“可这般久远的岁月过去,老夫当时所处之地,又不是亘古不变的极北溟地,沧海桑田,很是难说。”
禹王回忆道:“若是没记错,当时是在治黄河泛滥,可到了现在,单单是黄河改道就有数次,更是侵占了淮济水路,想要完全再现当初的一幕,怕是难了。”
“更何况,就是能够再现,老夫也不想那么做,那意味着什么,你也很清楚。”
姜临默默的点头。
想要彻底再现曾经的一幕,必然要引动黄河泛滥……
这一点,是禹王万万不可能接受的,治水不仅仅是禹王最大的功绩,更是人族安危所系。
姜临也不是很能接受这个做法。
虽然这对于姜临来说,是最简单的办法。
“既然简单的办法行不通,就只有用复杂的办法了。”
禹王却在此时开口,问道:“小子,老夫再跟你确定一次,这七件神物,你是不是一定要尽快寻到,不管是出于大天尊的敕命,还是你自身?”
姜临犹豫了一下,缓缓的点头。
“既然如此……”
禹王挠了挠下巴,上下打量着姜临,突然冒出来一句:“你会颠倒阴阳对吧?”
姜临下意识的点点头。
这一点在大神通者中不是什么秘密。
而姜临可以说,是以颠倒阴阳为根基晋升的太乙金仙,再加上承载道门气运得来的奇遇机缘,到了现在,虽然距离完全掌握颠倒阴阳还遥遥无期。
但若只是催动颠倒阴阳的真意,施展部分伟力,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这就好办了。”
禹王一拍巴掌。
不由分说的提溜起了姜临的脖领子。
在姜临疑惑的眼神中,禹王神秘一笑。
“老夫带你去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