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虑几秒后疑问道:“就算被过山峰点名,它也未必会卖技术和成果吧,很可能会勒紧裤腰带,尝试渡过难关。”
“嗯,但是咱们摸着过山峰的研报过河,这家公司面临的问题还挺严重的,我觉得很可能会破产,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先带人去看看,去聊聊,如果后续真的有机会,那咱们就算先报名了。”俞兴笑道。
刘建凯听着老板的话,思考片刻后说道:“俞总,你说,如果Fisker破产,咱们能不能把它买下来,它既然已经卖了一些车,那就还是一个完成度挺高的新能源汽车项目。”
俞兴毫不犹豫的否定道:“不行,第一,就算破产,想买下来也得不少钱,第二,买下来的意义不大,碳硅集团想要成功就得是技术、供应链和资本运作的相互结合,这样隔着大洋彼岸买一个破落户反而是负面作用。”
他继续给出提前的筹备:“刘总,这样,我给你列个单子,你拿着单子去‘Fisker超市’,看看货架上的东西都卖不卖,除了技术方面,我再给你列个工程师的单子,你到那边也帮我挖挖。”
“啊?呃,好。”刘建凯惊讶的应了下来。
俞兴笑道:“辛苦了,刘总,这件事我左想右想,还得是你这个骨干带队。”
刘骨干客气两句,结束了通话。
他放下手机,没想到自己很快就得再跑一趟国外,但是……俞总是挺大方的,这应该少不了补贴或奖金。
没办法,自己是俞总手里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哪里搬。
刘建凯本以为来自老板的清单得过两天才能到手上,没想到中午的时候就收到了来自俞总的邮件,难免又在心里感慨,俞总这效率……
也难怪人家能拉起这么大一个摊子。
魔鬼都藏在细节里了。
刘建凯一边调整工作计划,安排交接手里的活,一边也就把注意力在美国公司的动静上面。
让他没想到的是,尽管没有公开的回应,也还没给出面对客户的措施,但脸书上很快就出现两位Fisker副总裁的离职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