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流体……”周岩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常见的流体有很多,但是工科专业常见的流体,只有那么几种。水、空气、液体燃料、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食品类专业,还会涉及饮料、粥。”
“接下来咱们讲流体力学的从哪里来问题。流体从地球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因此对流体的利用和研究一直都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有人知道我国最早的关于流体的记载是什么吗?”
“大禹治水。”
“畏惧流体,改变流体,利用流体……”
周岩从大禹治水开始,讲了战国的郑国渠、都江堰,汉末的翻车,南北朝的《水经注》。
“我国对改造、利用流体的历史悠久,但因为某些局限,对于流体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而近代以后,科技陷入停滞阶段……”周岩叹了口气,“反观西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有了流体力学的萌芽。
在流体力学发展的过程中……”
讲完“从哪里来”,接下来自然是是流体力学的“去往何方”。
“大学阶段,流体力学的主流研究对象,水、空气、燃气。而现阶段,以水或水蒸气为研究对象的流体力学已经到了极限。”周岩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液体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将会是低熔点金属的液态、常态气体的液态状态,还有液体的局部计算。而气体流体力学……”
周岩瞅了一眼台下已经竖起了耳朵的评审专家们:“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超高声速,一个是超音速状态的稳定。”
“下面介绍一下,课程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水和空气。”说着,周岩?了一眼时间,马上就要下课了,“下课之前,布置一个小问题,如果研究流体,应该怎么研究,或者说研究流体哪些方面的特质特性?”
有学校领导在,学生们都很老实,反倒是评审组的专家,下课之后笑着将周岩拉到教室外聊天……
第三节上课。
“书接上文。
研究东西,需要将东西虚拟化,都需要一个模型,而咱们流体力学的模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便于研究,咱们先界定一个调教,连续性……”
一门课程的前面,因为是基础性的东西,难度不会太高,因此第二节课,周岩授课的速度“略有提升”。
第一节的时候,有很多学生都没注意,可第二节课末尾的时候,很多学生注意到:整整两节课,台上这位老师,貌似都没看教材……
下课之前,按照惯例,周岩还是布置了课后思考题。
下课之后,周岩小两口带着两个妹子去超市买菜。中午,在五道口附近的家里“凑合”了一顿。
下午,公开课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