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颗颗饱满的话,那这产量应该是会比普通水稻要高一些的。但是,估计增产的数量也有限,不过,只要有增长,自己就可以把这个办法推广下去。
到时,纯粹原始的粮种也要预留好,毕竟,自己技术并不过关,杂交水稻的种子还不适合留种。
旁边的玉米地里,玉米长势良好,因为官田有专人服侍,灌溉和肥料都是紧着官田来,加上沿路看到的玉米长势,花蕾觉得,今年的玉米丰收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又去其他地方转了一圈,花蕾才回了衙署,堆在办公桌上的文书已经是一大摞了。好在容瑾这方面擅长,已经帮花蕾过了一遍,让花蕾的压力少了很多。
接下来的几天,花蕾都在衙署办公,原本还想去一趟长凉州,看一看荔枝的成熟和坎吉纳的完成情况,也没时间。
天气一直不下雨,农田里的农作物急需灌溉。好在,柏里云那边的弩坊署给力,半个月以后,陆陆续续的给花蕾送来了水车。
当然,花蕾给准备好的粮种,也第一时间就被运回了军营,紧锣密鼓的被播种到了开荒好的田地里。
而府衙这边,未等水车搬下,就被直接送到了开挖好的水井边,紧锣密鼓的开始安装调试。安装一台,调试一台,调试成功,立马投入灌溉。
看到花蕾的工房人手确实不够,柏里云又抽调了一批军营里的士兵过来帮忙打下手,解了花蕾的燃眉之急。
很快的,立井水车一架架的投入了使用,让旱情最严重的昌怀昌武的农田得到了及时的灌溉。
而挖了水塘的昌辉州因为有前期的储水,也没出现严重的旱灾情况。其他几个州,虽然水井和水车因为人手原因,并不充分。
不过,好在中间下了几场半大不小的雨,所以也还算好。农作物有减产,但并不严重。
等八月中旬,所有的水稻已经全部收割完毕了。比上京城早了大半个月,比漠北更是早了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