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一整套打算

花若盛开 故人心上 2243 字 1天前

而鲍知府这边也答应,帮忙西昌府牵线,到时让西昌府的高粱能够顺利置换成米面。

另一方面,花蕾还提出了,最好让这个白酒皇商派个管事来一趟西昌,双方可以就这个事情,当面商议一下后续的事情。

当然,有些话,花蕾在信中并没和鲍知府说出口,在花蕾的预想里,置换高粱只是第一步,她更希望这个白酒皇商能够在西昌境内开设酿酒坊。

这样,自己置换运送的时候,方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开设酿酒坊的话,可以给西昌府当地的百姓提供很多的做事机会。

妙笔小说网

而西昌府衙也可以多一笔税收,不管对百姓,还是对府衙,都是益处多多。而且,如果酿酒坊真的能开设,那就是长期性的,对西昌未来的发展肯定会有帮助。

虽然,高粱种还没换来,更没有种植,但是有高粱带来的一系列后续事情,花蕾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整套打算。

信件寄出后,花蕾心里很是高兴,万通判更是心下欢喜,自己这个顶头上司真的太能干了。

不仅用玉米种换来了高粱种,同时,后续的利益也已经考虑到了。如果真的能和白酒皇商签订几年的协议。

就算以后花蕾离开西昌府了,这生意也能一直的做下去。自己这个上司,真是走一步,想三步,没有一步是落空的。自己跟着她好好干,不会有错。

接下来的几个月,花蕾和鲍知府书信往来,慢慢的就把这事情给捋顺了。玉米种有花蕾的船只,专门送到了西安府。顺便,也把西安府的高粱种给带了回来。

而白酒皇商这边,经鲍知府的书信引荐,花蕾也已经联系上了对方。这个白酒皇商姓彭,彭东家也答应,年后会亲自来一趟西昌府,当面和花蕾商谈后续的事宜。

两个知府的陈述奏折也几乎同时递交去了上京城。不知不觉,就是十二月中旬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过年了。

花蕾写了两封家信,一起送回了上京城。一封给自己的父母,一封给裴老侯爷和裴老夫人。

另外,因为秋播全部结束,秋粮的税粮也已经全部收缴到位,所以,花蕾也早早的就把自己的年终述职报告递交了上去。

今年西昌府下面,各个州城的玉米种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平均下来,亩产将近五百二十多斤,虽然谈不上丰收,也比上京城亩产六七百斤的玉米低了很多。

不过,花蕾已经很满意了,相比于水稻麦子三百五六十斤的亩产,玉米的产量还是高了很多的。

比西昌府往年种植的春大豆的亩产,更是直接高了一倍。所以,就单单玉米这一块,就让今年西昌府秋收的税粮,比去年高了将近四成左右。

加上下面各个州城因为开挖水塘水井,利用水车浇灌及时,极大的降低了干旱带来的影响。

所以,今年水稻的亩产也比往年略有提升,上交的税粮也高了一成左右。就这两项,西昌府今年的税收就比往年多了五成。

花蕾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所以,她把这个放到了奏折的最前面,并且用非常醒目的字体标注了出来。如果盛武帝看到,应该也会很满意。

而耙和耧车在西昌府的开发利用,使的西昌府今年开荒的田地,每个州城都增加了几百到几千亩,虽然单看一个州的数量并不多。

但是,汇总到花蕾手里,也有了八千多亩的开荒面积,并且都种上了大豆,腾出的田地则是全部轮种上了麦子。

那明年的春粮税收,只要不出现极端天气,也可以预见,会比往年高不少。

另外,每个州县下面,很多荒坡上也撒上了荩草种子,以后的肥料应该也不会有问题了,这样,春粮的丰收,就又多了一层保障。

花蕾把这事放到了第二的位置。除了税收,盛武帝最

燃文书库

决定用一千斤玉米种,置换对方的高粱种。到时,花蕾这边提供玉米种植的专业技术人员,去西安府帮忙指导种植玉米,直到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