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与其自己单枪匹马的试验混交种植水稻,还不如让大盛朝的一把手,盛武帝去推动这件事情,速度会快很多,成效也会比自己一个人好很多。
这些古人的智慧,很多人都远远的高于自己,种植的经验也远比自己丰富,花蕾对他们很有信心。
所以,混交种植水稻这事,哪怕花蕾自己还没试验成功,也把这事写到了奏折上的原因。
如果混交种植水稻能早一天成功,得到高产又抗病虫的水稻种子,到时自己在试着种植杂交水稻,就会有更多的百姓吃饱穿暖,对百姓也是一种保障。
不过,鉴于大盛朝很多人的思维,花蕾担心自己直接写“混交”两个字,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在述职书上,她并没有直接写“混交种植水稻”。而是稍稍改动,把“混交种植水稻”写成了“优佳水稻”。
所有优秀水稻的叠加,她觉得,这个名字很符合实际,也可能更让人容易接受。
述职书写完后,花蕾重新从头到尾检查了好几遍,又让容瑾帮忙检查,确认没什么纰漏后,才交了上去。
花蕾的述职报告书很厚,把自己到了西昌府以后,这大半年来所做过的事情,分了轻重缓急,先后罗列了上去。
当然,对于明年的一系列规划,花蕾也都挑了重点,做了陈述。户部和盛武帝看不看,会不会做,她不知道,但是,自己必须得写,这是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
不过,种在地里还没收获的花生,尽管长势良好,花蕾也没有在奏折上提及。一件事还没有成功时,就先不要到处嚷嚷了。
大半个月后,花蕾厚厚的述职报告书,就送到了户部一把手裴靖轩的手里,裴靖轩看完后,不敢耽搁,直接送到了盛武帝的面前。
早在七八天前,盛武帝身边的福公公就亲自来了一趟户部,询问西昌府的文书是否上交上来了?
当听说还没收到时,福公公又叮嘱户部的几个官员,收到西昌府的述职报告书后,第一时间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