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换作在半年前,宋芫得知消息,必定是坐立不安、辗转难眠。
毕竟辰王可是最后的赢家。
他们与辰王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一旦辰王上了位,岂会放过他们。
但如今,他反而有种“靴子落地”的踏实感。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再加上,小石榴的那一百万亩良田给足了宋芫底气。
哪怕将来兵临城下,他们也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支撑。
到时候就看辰王的二十万大军,能不能经得起漫长围城的消耗。
舒长钰进门时,就看见宋芫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他慢条斯理地净了手,抬眸看向案前那个拧着眉、攥着拳头的人,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怎么,谁惹你了?”
宋芫回头,看见舒长钰抬步走来,黑衣衬得他肤色如雪,眉目间带着几分倦色,显然刚处理完事务回来。
“辰王起兵了。”
“我知道。”舒长钰早在半个月前就收到了消息,只是不想让宋芫过早担忧,才没有告诉他。
“知道你还这么淡定!”宋芫斜睨他一眼。
“担心什么?他一时半会儿打不到云山县来。”
“可是他有二十万大军!”
“你真信他能有二十万大军?”舒长钰挑唇一笑,眼底带着讥讽,"虚张声势罢了。"
宋芫一怔:“你是说......”
“辰王封地不过三县,养得起二十万大军?”舒长钰走到案前,指尖随意划过铺开的舆图,那些标注着辰王封地的区域在他指下仿佛成了微不足道的方寸之地。
“不过是裹挟了些流民充数,再将老弱病残也算进军伍,凑出个唬人的数字罢了。”
宋芫皱眉凑近细看,舆图上辰王势力范围用朱笔圈得醒目,可对比其他藩王的领地,确实狭小得难以支撑庞大军队。
舒长钰接着道:“况且,你以为他为何要选在这时候起兵。”
宋芫皱眉思索,顺着舒长钰的话推测道:“因为粮草?”
舒长钰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不错。余州位于南地,每年可种两季稻谷。此时秋收刚过,正是粮仓最满的时候。若再拖延,等到明年春荒,军粮便难以为继。”
宋芫恍然大悟,随即又想到什么,脸色微变:“那福王那边......”
“福王封地虽广,但多为贫瘠之地。”舒长钰冷笑,“他二人联手,不过各取所需——一个要兵,一个要粮。”
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舒长钰没有道出。
难怪福王会与辰王结盟,原来是为了粮食
宋芫恍然,接着他随即想到,若非年前舒长钰烧了辰王几处粮仓,说不定辰王早已提前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