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晒干后能储存很长时间。
这部分玉米宋芫不打算动,日后...若日后真不幸被敌军围城了,这些粮食便是救命粮。
至于土豆红薯......
宋芫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一天为粮食太多发愁。
那一百万亩地实在是太多了,哪怕只分到一半收成,也足够养活半个松州的人口。
这并不是宋芫夸大其词,土豆红薯可是出了名的高产,哪怕是在古代没有化肥和现代种植技术的加持,亩产也能达到惊人的数字。
秋收那会儿,林知府甚至连给宋芫满是惊叹与赞誉,对红薯和土豆的产量极为震撼。
话又说回来,这么多粮食,他想做些什么...
“送一些去北疆吧。”宋芫转头对一旁的舒长钰说道。
今年东南战事频发,估计朝廷拨不出粮草给北疆守军。
虽说北疆战事已经停歇,胡人被打得退回了草原深处,暂时不敢再冒犯大晋边境。
但边疆苦寒,将士们戍守不易,若能有充足粮草,也能让他们日子好过些。
再说了,青翼军是周将军留下的精锐,也是舒长钰的底牌,算是自己人,既然自己有能力帮衬,自然是要雪中送炭。
舒长钰拿起盖在脸上的书,露出半张线条冷艳的脸。
“你倒是大方。”
他修长的手指勾着书脊,慢悠悠将书挪下,唇角微勾,眼尾上挑,带着几分慵懒的笑意:“不过,青翼军确实缺粮。”
如今的青翼军早已不是从前的老弱残兵,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发展与扩充,兵强马壮,在塞外威名远扬。
只是朝廷对其忌惮颇深,粮草供应总是卡得紧巴巴,时不时还会拖延克扣。
若非舒长钰暗中用私产贴补,青翼军怕是连最基本的军饷都难以维持。
宋芫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伸手戳了戳他的脸颊:“那你还不快谢谢我?”
舒长钰懒洋洋撑起身子,黑发如瀑倾泻而下,他随手将书丢到一旁,倾身凑近宋芫,揶揄道:
“谢你?那我该怎么谢呢?嗯?”
这人一开腔,宋芫就知道他想要干嘛。
连忙身子往后仰,与他拉开距离,然后瞪他一眼,提醒他,我妹还在呢,别没个正形。
书桌对面的宋晚舟早已识趣的用手捂着眼睛,然而指缝却张得老大,偷偷瞧着这边的动静,眸子亮晶晶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