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犀浦之战(万字大章)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6105 字 1天前

显然,他准备吸引刘继隆主力尽数来到南岸战场,而刘继隆也顺了他的意。

“以前军为队头,中军为跳荡,后军为驻队,进!”

刘继隆挥舞令旗后,主动走下了巢车。

在他下来后,上百名民夫开始拉拽推动这上万斤重的巢车,中军、后军的陇右兵卒也开始准备渡河。

投石机、三弓床弩纷纷前移,火器兵背负火药包跟随投石机前进。

所有器械停留在北岸边上,三军有序通过壕桥,来到南岸驻队。

眼见刘继隆来到南岸,高骈不再停留,当即挥舞令旗,而号角声也随之吹响。

“呜呜呜——”

“散!”

第一道号角声响起,西川军立即开始扩散队形。

半柱香不到的时间,他们队伍展开后,便几乎是对阵陇右军两倍长宽。

“呜呜呜——”

当三军阵脚稳固,高骈立即下令吹响第二道号角,在号角声停止前,四百多队的西川军兵卒同时压枪收旗。

除队头和执旗外,一二排架起擘张弩,三四五排抽出箭矢,准备张弓搭箭,队尾的队副亮出手中陌刀督战。

“弩手去贼一百步发箭,弓手去贼六十步即发箭。”

“贼至二十步内,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先络膊,将刀棒自随,即与战锋各队齐入奋击……”

两军阵中,兵卒纷纷如此,皆以弓弩对敌,队头执旗负责指挥,队副督战。

“哔哔——”

哨声吹响,陇右军开始列直阵,分三军,每军前后三重,左右两翼的精骑、马步兵警惕西川军两翼。

哨声停下,诸军向前进军,与前军汇合的同时,前军开始弓弩招呼。

“放!”

霎时间,箭如飞蝗,交织两军上空碰撞落下,但更多的落入阵中。

前排的战锋队兵卒只是眨眼间,便感受到了无数冲击,缓过神来便是无数箭矢插在胸口。

“狗辈!”

对于身经百战的陇右老卒而言,他们只是暗骂一句,随后便拔刀斩断无数箭杆,继续等待队头和执旗的旗语。

西川的战锋队虽然没有经历过太多战事,但顶多慌乱片刻,随后便缓过来了。

“进!”

陇右军继续前进,将双方距离从五十步不断拉近,期间箭矢不断落下,战锋队的老卒埋头前进,任由自己被射成刺猬。

眼见陇右军越来越近,高台上的高骈果断挥舞令旗,西川军中第三声号角响起。

“聚!”

西川战锋队的兵卒纷纷背负弓弩,更换长枪,各队也迅速收拢,持枪列阵。

各队队长目光紧盯中军的黄色指挥旗,耳听鼓声,而他们的反应也让刘继隆略微侧目,但也仅仅如此。

“传令,擂鼓作响,战锋先行压上,射手、弩手俱舍弓弩,各先络膊,执刀枪等待战锋破阵。”

“若敌军阵脚稳固,战锋队打贼不入,即着弓弩手执刀棒齐入奋击,跳荡不得辄动!”

刘继隆挥舞令旗,同时口中重复令旗旗语。

紧邻的旗兵见状,当即挥舞令旗,传递其余给三军。

坐镇前军的韦工啰碌眼见旗语下达,振臂高呼:“杀!!”

“杀!!”

陇右的战锋队在进入二十步范围后,骤然发起了冲锋,而此时的高骈见状,当即也挥舞令旗。

霎时间,中军的黄旗前压,西川军中鼓声作响,得到军令的战锋队齐喊:“呜呼!呜呼!”

“杀!!”

长枪与长枪碰撞,弓弩在招呼弓弩,箭如雨下,枪丛满目。

西川八千战锋队与陇右麾下的五千多康吐蕃战锋队碰撞,二者碰撞过后,差距立马显露出来。

多康吐蕃的番兵虽然足够骁勇,但素质明显不如西川军,双方碰撞后,番军明显落入下风。

韦工啰碌不断嘶吼,唾沫飞溅:“阵脚稳住!稳住阵脚!”

在他的嘶吼声中,西川军中的索勋将目光远眺巢车,他知道刘继隆就站在这三座巢车上的其中一座。

“直娘贼!”

他暗骂刘继隆,手搭到了身旁的马槊上,等待机会。

与此同时,高台上的高骈眼见陇右军被己方压制,他顿时眉头紧锁,只因为他能感受到,这不是陇右军该有的实力。

自昔年与刘继隆在陇西战场碰面过后,他便知晓了陇右精锐,力求将麾下兵马锤炼如陇右那般。

如今叛军战锋队所展现的实力,绝不是自己心中的陇右军。

“节帅,前军被压制了!”

巢车下,几名都尉忍不住抬头开口,刘继隆听后依旧沉稳:“某清楚!”

话虽如此,他却并未有什么举动,而是继续用番兵与西川的战锋队交锋。

两军交锋数次,番兵不断被西川军向后压去。

“狗辈,前面怎么打的?!”

“怎么被压得这般厉害?”

“直娘贼,什么时候才轮到我们上?!”

陇右中军,作为跳荡的老卒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底,恨不得自己化身战锋,压着西川军的战锋队,打入羊角墙内,打入其营垒内。

所有人都在着急,尤其是眼睁睁看着自己部下不断战死的韦工啰碌。

只是他不敢下令,只能死死盯着巢车处,等待刘继隆下令。

“杀!!”

“狗杂!”

“胡杂安敢叫嚣,莫不是不晓得我汉人的厉害!!”

前军长枪不断碰撞,中军跳荡只能以弓弩压制,陇右军则是正被不断后推。

眼看己方被推出二十步,刘继隆这时才挥舞了手中令旗:

“前军与中军调换,番兵做跳荡,汉卒做战锋,压回去!”

“是!”

令旗挥舞,身后的旗兵们高声回应,显然都憋到不行了。

“哔哔——”

“前军与中军对调,前军不得辄动,等待中军顶上!”

韦工啰碌眼见刘继隆下令,顿时高兴的招呼三军,挥舞令旗。

前军的番兵们得知自己被调换,当即也松了口气,不由得稳住了阵脚。

“直娘贼的!跟着我杀!”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中军的跳荡化作战锋,以队为单位冲杀上来。

一时间,西川军兵锋受挫,人高马大的陇右军杀出,无数西川战锋兵被挑翻,刺倒。

不等他们有所反应,刘继隆挥舞令旗,旗兵们五旗交叉,冲到前阵的各队开始稳住阵脚,缓缓与邻队汇合。

十小队并为一大队,分属十个大队,共五千人结直阵,又迅速变化为锋矢阵。

高台上的高骈见状,瞳孔紧缩:“这才是陇右的精锐!”

“诸队驻队,不得辄动!!”

高骈迅速挥旗,但速度还是慢了些许。

五千陇右军结成的锋矢阵在他军令下达的瞬间发起了冲击,猝不及防的冲垮了西川的战锋队,摧枯拉朽般。

“跳荡顶上!”

中军的梁缵振臂高呼,连忙驱使中军一万跳荡兵马向前顶住,帮助前军战锋稳住阵脚。

“哈哈!来瞧瞧你阿耶的本事!”

“杀!敌军大纛就在眼前!”

“夺大纛者,擢升三级!!”

“杀!!”

五千陇右兵卒,不仅冲垮了八千西川战锋,甚至还想着冲垮西川那一万中军。

高骈见状迅速调整,立即令前军后撤作中军,中军驻队作战锋。

在他的指挥下,体力充沛的一万中军化作战锋,而原本的八千战锋队被杀不少,逃回来的不过六七千人。

“稳住阵脚,我们比他们人多,耗也能耗死他们!!”

“稳住阵脚……”

厮杀声中,一万名刚刚顶上的中军跳荡,瞬间化作前军战锋,与五千陇右战锋队厮杀一处。

战场东西数里,南北里许,所有人杀在一起,鲜血汇为血洼,亦或者流入清水河内,将河水染红。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从辰时三刻开始,至如今已巳时四刻,足有一个时辰又一刻钟。

饶是如此,双方体力依旧充沛,只因为队头在不断变换,每排只上去冲杀半柱香乃至更短的时间,随后便被要求后撤,休息最少两炷香的时间。

高台对巢车,刘继隆与高骈都在远眺对方,却没有人率先挥舞令旗,施展新的手段。

双方就这样远眺对方,等待时间推移。

刘继隆在等张武,而高骈则是在等刘继隆先动手。

他本以为自己的一万战锋队能压得五千陇右战锋队后撤,结果局面却是五千陇右战锋队好似定死在了战线上,不仅不后退,甚至还能在己方疲软时发起反攻,趁机反冲三五步。

高骈的脸色渐渐变差,目光在战场不断打量,很快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陇右的马军,是不是变少太多了?”

“兴许是外放塘骑,外放的多了些。”

面对高骈的询问,他身旁的都虞侯提出了合理的猜测。

刘继隆毕竟深入己方境内作战,后方安排几千塘骑也正常。

高骈闻言颔首,毕竟刘继隆身旁还有看似五六千的马兵,这个数量并不少。

他继续沉默下来,却没想过刘继隆根本没有放出塘骑,而是将营内三千精骑和三千马步兵都拉到了阵上,为的就是迷惑他。

“还有四刻钟……”

刘继隆看了看天色,眉头渐渐皱紧,而前线的战场依旧在厮杀。

“嘭——”

“杀!杀!”

兵器碰撞,长枪断裂和声嘶力竭的喊杀声交织一处,每个人都奋力厮杀着。

西川军的数量在减少,陇右军同样,但却慢了许多。

四刻钟缓缓过去,刘继隆也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南方传来了刺耳的木哨声。

“哔哔——”

“哔哔——”

急促且刺耳的木哨声响起后,高骈稍微辨别方向,脸色骤变。

十余匹快马从军营南面疾驰而来,冲到高台下后,队长连滚带爬的爬上高台》

“节帅,南边出现数千敌骑,此刻正朝着此处杀来!”

队长的话音落下,四周都将脸色骤变,高骈更是气得发笑:

“刘继隆、汝原来打着这个主意,莫不是觉得能一口吃下某?!”

大军交战,若是双方实力相当,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很难结束战事的。

刘继隆如今摆出这个架势,虽然确实是高骈忽略导致局势受挫,但高骈并不觉得刘继隆有能一口吃下自己的实力。

“传召张璘所部率军驰援,三军驻队,紧闭营门,加强两翼护卫,各队选出捉马人准备捉马!”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