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各自行动,李槐出面跟京城递折子,让阳东县招兵买马合理化,同时他出面成立商会,在一系列操作下,让苏婉青当选为商会会长。
又把两个德高望重的商人选为副会长。
陆康文跟各地千户通气,逐渐团结他们,同时开始招兵买马,手下的强将都各自领了任务。
整个阳东县如同铁桶一般,来往的客商表面上看着,阳东县还跟以前一样,实际上,上下团结一心,面对外来人,都长的同一条舌头。
就连京城那边派来的探子,也被李槐几人巧妙应对,没有带回去任何有用的信息。
另一面,各镇各村在县令的带领下,开始修路。
苏婉青和商会的商家共同研究赚钱,手下的能人各尽所长,同时又不停的培养新的人才。
商会在两个月后,成立八个商队,从阳东县的出发,去往四面八方,拓展生意,回来后带了数不清的订单。
整个阳东县都忙碌起来。
过了好多年苦日子,他们勤勤恳恳,一心劳作,结果到头来饭都吃不饱。
而如今的县令和苏掌柜,让他们都有饭吃,有银子赚,家家户户的日子好过了起来。
阳东县盗贼和土匪被消灭的干干净净,那个村里有懒汉,都会被发动起来,安排做事情,让他靠自己劳动吃饭赚银子。
安保方面,各镇各村都有独立的保卫团。
在各种惠民政策下,阳东县的老百姓都变得团结起来,以前有恩怨的,都渐渐放下了恩怨,大家有时间,都想做点什么,多赚点银子,没有空闲再去争吵斗殴。
大牢里一些犯人也被提前释放,释放前,李槐派人给他们做了思想教育,安排了事情,让他们出狱后就能有所依靠。
这样一来,又消灭了一群吃闲饭的,也多了一批生产力。
苏婉青的亲娘张兰花和舅母刘秀珍,就是这一批放走的。
两人没想到还能提前释放,并且回去还有事情做,有银子赚,家人也接纳了他们。
当得知这些都是苏婉青授意的,她们心里五味杂陈,最后都有些后悔。
两年时间眨眼过去。
整个阳东县都变的不一样了。
阳东县九个镇子,每个镇子都有苏婉青的客栈,而且,这两年里,她带着人将母亲做的胡辣汤,还有衍生出来的酸辣粉,开遍九个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