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都司大人披衣。”
丁玉章双手捧着叠地整整齐齐的百衲衣,恭敬地送到韩林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韩林,一片企盼。
韩林将手在裤边擦了两擦,欠着身双手接过百衲衣以示尊重,随即摇了摇头:“这百衲衣我不能披。”
见丁玉章等里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韩林笑着解释道:“乡民盛情,韩林不敢却,然民之愿盼何其重也,此番赈济皆乃上下通力而为,林安敢独功?”
望了望众人,韩林继续慷慨陈词:“军衙将成,吾欲将大堂取之名曰‘百衲堂’将此衣供奉于堂上,以昭示父老拳拳之意,以诫谕上下心存元元(百姓)。”
见韩林将这百衲衣抬地如此之高,丁玉章等人都喜形于色,不断拜谢。
将众里老送走以后,蔡鼎对着韩林笑道:“恭喜大人,不仅解了军佃与土民间的宿愿,同时也广收土民之心,日后乐亭左近,大人执牛耳矣。”
茅元仪也笑眯眯地道:“某素有匡计黎民之志,早年随孙阁部于辽,常见兵民结怨,未见兵民鱼水同乐也。韩兄所为,百姓之举,实乃平生罕见。”
韩林看着自己这几个能信得过的幕友,摇头叹道:“生民之愿唯腹中食、身上衣,何其薄矣,若遂之定然景从,只可惜如今硕鼠之辈何其多也,致使天下积弊,孟子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语。林区区都司守备,不敢妄言,然亦愿穷力为民生计。”
作为拥有后世记忆的他,自然知道百姓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有多么的重要,没有民众的支持,丢了民心的军队最后都会被视为匪类。
“愿与大人携手成愿。”
蔡鼎当先拱手道。
在以工代赈的章程计定下发出去以后,乐亭营顿时热闹非凡,到处都是青壮劳作的身影,衙署按照劳作所需的体力、工时、计件的方式供给粮米和木炭,若不要这些物什,还可以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