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彩排过的内容,此刻原斐对上他的眼神,却仍有那么一瞬的怔愣。
月光在他眼底凝成两泓寒潭,倒映着自己微微晃动的身影。
贺遇臣悬在半空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了蜷,细微的动作像是无声的催促。
好在原斐立刻反应过来,右手握上了那只温热的掌心。
藏蓝色文武袖与玄色大氅在风中纠缠。
相携着手,步下鼓台。
原斐能清晰地感受到贺遇臣指节的力量,他很少跟人有这样的肢体接触。
耳根更是不受控地泛起薄红。
他们一步一步朝台前走去,缓慢而有节奏的。
就像将士出征前,带着不舍,却要坚定向前的。
在他们身后,今晚所有的演职人员从栈道雁行有序地前行。
各色的汉服,几乎囊括所有朝代较为代表性的形制。
曲裾深衣的庄重,唐制齐胸的华美,宋制褙子的清雅,明制道袍的疏阔……
说不完的,全是属于华夏文明的魅力,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
他们同唱“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同唱“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数百人的和声在夜色中回荡,宛如天籁,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情。
舞台下,观众们被这样宏大而深情的表演所震撼。
气氛却陡然低沉。
【淦!在我还没反应过来前,眼泪特么突然就自己掉下来了!】
【是啊,我们相聚的这么遥远,恐怕难以再相聚了呜呜!】
【前面的你清醒一点,就是这次你也没能去相聚啊。】
【杀人还诛心呜呜呜!】
【别说是我们了,就算现场的嘉宾、观众,怕是以后也很难凑齐这样的规模了吧?】
【唉……都说狂欢后最为空虚,这还没正式结束,就要挖我的心肝啊?】
【别说了!已经开始哭了,爹的!】
随着百人合唱的声浪层层推进,演出被推向震撼人心的高潮。
台下观众席间,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女生突然点亮手机屏幕,颤抖着手指搜索出《诗经·邶风·击鼓》的全文,随后跟着歌声诵读。
有一就有二,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诵读。声音由零星渐渐汇聚成流,最终化作排山倒海的声浪。
甚至连舞台上的歌声停下,仍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