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来就好,听出来就对了。
不聪明一点,还真走不进三公子的计划圈。
他长叹一声,说道:“安东将军,如今这天下局势,可谓是危如累卵。袁公与将军皆是人中豪杰,若能携手合作,何愁天下不定?交换俘虏是为了避免双方的伤亡,更是为了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将军若能答应,袁公必定感激不尽,日后必当与将军共进退。”
“只要将军撤军,大将军便表奏您为左将军,并赠送你百两黄金,千匹绸缎。日后您主河南,大将军主河北,互为表里,天下翻手可定。”
“无论何时,只要您撤军,左将军官印便送至您府邸!”
“大公子素来讲求仁义,与将军志同道合。在冀州听闻您的事迹时,大公子便有拜您为师的想法。如若您不弃,大公子会带贽礼,亲自前往平原拜师。”
袁绍这是下血本了啊,连主河北主河南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句画饼的话暂且不提,收袁谭作徒弟对刘备可是有天大的好处。凭东汉的师生情谊,刘备相当于傍上了袁家这个汉末第一大家族的大腿。
金银、地位、实权,袁绍都给了。
刘备甚至短暂地产生了袁尚有没有可能不会采用“刚”的手段的错觉,因为他给的实在太多了,简直不合常理。
惊讶过后,刘备微微一笑,说道:“大将军的一番好意,备心领了。只是这合作之事,还需看双方的诚意。袁公若真有诚意,不妨先释放简雍三人,以示诚意。”
荀谌连忙说道:“使君,这交换俘虏之事,自然是要双方同时进行。若袁公先释放了简雍三人,而使君却不释放杨二郎和杨三郎,那袁公岂不是白白吃亏?”
刘备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友若多虑了,这等背信弃义之事,备向来不耻。不过既然友若如此坚持,那便按照友若的意思,双方同时交换俘虏。只是这暂停兵戈之事,还需再商议商议。”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刘备释放杨二郎和杨三郎,袁绍释放简雍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