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刀山摧折,永不服从

傍晚时分,宫中、百里府、兵部就分别收到了陆缄重伤垂死的消息。

未等钱立派人去请,百里茗等人便赶到了兵部内堂的议政阁。

清空所有闲杂人等,调禁卫把守院门,大家都没功夫客套。

崔元书第一个发言,“陛下遇刺,事关国本,必须尽快确定消息的真假。”

“急报一到,下官就派了人去核实,很快就会有消息”百里茗是第二个。

钱立疑惑道,“百里家主,你的消息一向灵通,缉查司的眼线也是遍布天下,怎么这次...”

“陛下临行前,特意吩咐过下官,撤走河州河北的暗探。”

“林府司那边似乎是被安排了重要任务,也撤走了不少人手,此时,怕是不宜通知缉查司。”

这意思是,林雨川的麻烦也不小,而且这“重要任务”是陆缄准备的底牌之一,若贸然调回林雨川,必定会让事态发展更为糟糕。

“家主周全”贺瑶虽然心急,却也明白这些急报不止是让他们知道陆缄“情况危急”那么简单。

“只是现在这形势,还请诸位尽快拿个主意。”

薛封识拱了拱手,“臣斗胆问娘娘一句,您收到的急报中可有张掌监的消息?”

“这正是本宫疑惑的地方,若陛下当真危在旦夕,受困于贼,那张掌监绝不可能平安无事。”

“真要是被围得水泄不通,这些消息又是怎么送出来的”兵部尚书又补充了一个疑点。

稍作思索,崔元书又问百里茗,“宋将军可有消息?”

百里茗摇摇头,大家再看向兵部尚书钱立,后者同样也是沉默。

“......”崔元书默叹一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作为监国大臣之一,又是在场年纪最大的官员,是否出兵肯定是需要他来敲定的。

逃避责任或者含糊其辞是不可能的,只是他还是想再问问大家是什么心思,“娘娘觉得此事是真是假?”

一阵哑然中,大家的脸色都有了变化。

薛封识甚至觉得崔元书的话,暗含逼迫贺瑶表态的意思,但见贺瑶颇为窘迫,还是开口道,“崔...”

“真假本宫实在无法判断”不想贺瑶松开紧攥的拳直接回答道。

“但应该没有急报说的这么严重。”

以她对陆缄的了解,若被王青衍算计重伤是有可能,但要说仅仅是因为受伤就陷入绝境,那不大可能。

先不说龙甲军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好手,就说作为后手的林雨川也没有消息,就很可疑。

万一王青衍等的就是他们出兵这个结果呢?

权柄之下从来藏污纳垢,一旦京城空虚,很难不被趁虚而入。

“但若是不出兵,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兵部尚书显然是赞成出兵救人的。

军功是其次,关键是消息扩散之后,朝中必会大乱。

而以陆缄现在的威望,怕是就算明知不妥,也会有很多人催促出兵。

到时再被人煽动煽动,民众反了朝廷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后那边,也是个大问题。

其有佐君之权,又只有陆缄这么一个儿子,若以威势向兵部施压或者被有心之人利用,会很难善了。

又或者下一刻就传出什么消息,说他们在坐的几位故意不救陛下,那不得被人打成乱臣贼子?

到时被骂还是轻的,怕就怕被按上什么谋逆大罪,哪天就被某些热血上头的白痴杀了。

要知道不少百姓兵将都是跟着陆缄灭杀过蛊树,围剿过蛊卫的,他们可不管那么多问题,一旦觉得朝廷软弱无能,极有可能会出现兵变。

所以说,“是真是假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朝廷是什么态度才是关键。”

“兵部尚书所言极是”薛封识极为赞成此言。

“若是天子受困,做臣子的却无动于衷,那朝廷今后又拿什么取信于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