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公有民办学校,是京都医科大跟社会资本合作兴办起来的。
沈在心回余市的第二年,该校要迁至水云市花果山。
那家社会资本终于顶不住了,社会资本哪有兴办教育的耐心,更何况国内的企业其实并没有完成原始资金积累,主业一不赚钱,到处找人接盘,经陈院长牵头,被新泰科技收入新泰科技囊中。
但新泰科技也为此因祸得福。
该学院这两年受到水云市的重视,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竟然于今年年初从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并且与水云市两家公立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加上本身京都医科大的支持,临床技能培训和就业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这是个宝贝呀。
沈在心忍不住问尤雅:“咱们自己有所学校,你怎么从来不跟我说呀。”
想想也对。
她引诱尤青山把新泰科技拿走的,这就是拼凑来的研发团队,就是为了证明实力,她怎么可能让自己插一脚进来。
尤雅说:“这学校本来很差,社会办学,学费高,生源少,听人说各大医院还都不太认他们的毕业生,当初拿它,不定陈院长从中黑了多少钱,拿了多少好处费,谁能知道搭上水云市之后,现在在你眼里好起来了呢?这次拿回新泰科技,我看过,它账面上也是亏钱的……”
她狭隘不?
她只从亏钱赚钱上看问题?
开医院的,有一家医学院校,从培养到放出去实践,从积累经验再到医学院校升华,这才能打造自己想要的医资团队呀。
尤雅再泼一盆冷水说:“现在的新泰,上市虽然保住了,年底营收是大问题,资金的使用还是一大问题,但凡懂点财务知识,都知道有个青浦医院重开就够吃资金了,更不要说你重开之后你老单位以前啥样,亏钱亏成什么了,你自己不知道吗?现在社会在走反思潮,经营不出来名头的民营医院,现在都活不下去了,否则的话,我怎么成了专收民营医院地皮和破烂的专业户?”
小主,
也对。
但要是有了一家医学院校,对于一家民营医院来说,那是要腾飞的呀。
就跟浒市的医院好多都是双旦系医院,京都的医院好多都是京都大系医院,北都的医院好多都是北医大系、协和系和都医大系医院一样,医院有了医学院校是插上一双翅膀,医学院校有了医院那是落地生根。
十年、八年之后,医资力量从培养到使用的,从治疗到科研,心相融也是一系,跟一大门派一样了呀。
沈在心脱口道:“你不懂,你都是用资本家的眼光看问题,太短视了,很多单位亏着亏着亏成黄金疙瘩了。”
他们是在接姜惟的路上在聊。
他又举例说:“你多留意一下美国公司,很多公司开发新药,投资多少亿,年年出不来,年年亏干净再募资,有朝一日新药上市,一举成名,成了现金奶牛,对医学的投资,周期都是这么长呀。”
尤雅冷笑问姚斌:“小斌,你家要有个孩子,你愿意他长大了,上这么一所学校呢?学费高不说,出来还没人认?”
姚斌老老实实回答:“那要看他学习成绩,要是学习成绩不好,那你咋办,你总要给他找个出路呀。”
尤雅想反驳,却发现自己对普通人家缺乏了解,再一扭头,沈在心半歪着坐,压着背上的伤两眼放光。
他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