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文武双全

来自旧时光 紫雨怜风 1559 字 1个月前

在担任京官数年后,章衡被外放至湖州担任通判。通判一职通常被认为是副手,工作相对轻松,主要职责是协助主官处理政务。然而,章衡却并未因此而懈怠,他一到任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工作态度。

章衡到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将湖州官府所有的账簿收归己有,然后亲自拿起算盘,仔细核对账目。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当时的官场中实属罕见。

经过一番深入的查账,章衡发现,官府中竟然存在大量吃空饷的情况。这些人虽然在册,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履行职责,却依然领取着俸禄。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章衡毫不犹豫地奏请朝廷,要求对这些虚设的名额进行清理,以节省财政开支。

不仅如此,章衡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建议。他认为,官府的征税和开支应该事先编制年度预算,并提前下发给各级官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随意征税和开支导致的贪污腐败问题,还能让百姓对官府的财政状况有更清晰的了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满。

可以说,章衡的这一举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极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编制年度预算的人,为后世的财政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熙宁五年(1072年),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章衡肩负着重大使命,奉命出使辽国。

当时的辽国,国力强盛,其皇帝耶律洪基更是以武功高强而闻名于世。当耶律洪基得知宋朝派来的使者竟然是个文状元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轻视之意。他心想,这文弱书生能有多大能耐?于是,在酒宴上,耶律洪基决定给章衡一个下马威,让他当众出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耶律洪基突然提议让章衡射箭助兴。这显然是故意刁难,因为章衡是个文人,哪里懂得射箭之术?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章衡却显得异常镇定。

只见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走到场中。他提起那把沉重的弯弓,仿佛它并不是一件陌生的武器,而是他多年的老友一般。章衡气定神闲地搭弓引箭,动作如行云流水,毫无凝滞之感。

“嗖嗖嗖!”三声清脆的弓弦响声过后,三支利箭如同流星一般疾驰而出,直中靶心!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章衡的神箭所震撼。耶律洪基更是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然有如此高超的箭术。

短暂的惊愕之后,耶律洪基回过神来,他脸上露出了钦佩之色,连忙起身,热情地向章衡劝酒。这位文武双全的文状元,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也让辽国皇帝对他刮目相看。

苏轼不但没有嫉妒这位压他一头的状元,还对章衡佩服的五体投地,苏轼说:“子平(章衡字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苏轼在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修苏堤,就得到了章衡的大力支持。在中枢任职的章衡给苏轼拨发了船只和民工,并要求当地驻军协助苏轼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