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商是不吃猪油的,因为时下豕的养殖方式让她不喜,所以宁愿不吃。

牛油和羊油是游商在北方,和那里的部落民们换到的。

换羊油的地方有许多很高很高的山,但在山下,有一条河流冲刷出来的平原。

那里的人喜欢把房屋的一部分建在地里,还会建一座特别大的屋子,供老人和小孩子住。

祝葵很喜欢那里,因为那里是非常少见的,依然维持着上古部落生活习惯的地方。

不过这些人会养羊,并不怎么养牛,牛油是祝葵在草原上,和那些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换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吃油很节省的祝葵,见寒枝开口要油,大方的拿了一罐子牛油出来。

牛油比羊油更好吃,这一罐子,本是她为了留着过冬吃的。

寒枝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猪油,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猪油就猪油吧,没得吃就不要挑了。

等揭开油罐上的盖子后,她敏锐的闻到了罐中传出的牛油那股特殊香气,口水差点滴下来。

妈呀,满满一罐子牛油,这对于一个久苦于无油可吃的原始人来说,比一罐子黄金的诱惑还要大。

“你从哪来的这么多牛油!”苍天啊,难道祝葵有一个养牛场?

寒枝瞬间心生向往。

“牛油?”游商抓住这两个字,和她换油的那些人似乎不是这么叫这种动物的。

“不错,就是牛油,从牛身上来的,就叫牛油,羊身上来的,就叫羊油。”寒枝不知道此时人怎么称呼牛,但这确实是牛油没错。

“身上有这种油的动物,你知道哪有吗?”见游商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寒枝只好直接问了。

牛啊,这可是牛!

终于在她面前出现了,虽然只是身上的油!

第六十六章

用来做馅儿的菜,寒枝只弄了一种,韭菜鸡蛋。

韭菜是此时人们菜园中常见的五大蔬菜之一,游商的菜园子中自然有。

鸡蛋,也是游商的,她有一个养鸡场。

祝葵还是奴隶时,那里的部落民很擅长养鸡,认真算来,一个部落之中,起码养了千余只鸡。

平均每户都会养上十几二十只,这在此时,已经是非常大的规模了。

所以对于大量养鸡,她也算颇有心得。

她知道养鸡的地方可以常洒草木灰,这样鸡不容易生病。鸡笼中还要挖排水沟,因为潮湿多雨的季节中,鸡是最容易生病的,要做好排水,保持干燥。

还有鸡也是要选种的,如果母鸡的头冠大皮厚,就可以选凹鼻翘嘴的公鸡与之交配互补。

还有通过羽毛的光泽度,挑选健康鸡。

甚至鸡的一些常见病,她也知道应该采什么草药来治疗。

不过有时候也会遇上一些她治不好的病,而且鸡会一只传一只最后全部死完。

遇上这样的事情也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好在她家大业大,养鸡也只是为了供应给手底下的人吃,损失虽然有,不至于伤筋动骨的。

遇上这种大批鸡死亡的事情,那片地方就不能再养鸡,得换个地方养了。

不能不养鸡,不养的话就会有很多粮食浪费,手底下的人还要常吃鸡蛋补身体。肉还是太难得了,即使是猪肉,也不是天天都可以杀来吃的。

不能下蛋的公鸡以及老母鸡也是非常好的肉食来源。

寒枝做面食的时候,直接让族人在外面砌了个土灶,然后把陶釜架上去。

本来在平原上已经退休的陶釜,到了外面,因为铁锅不方便露面,又重新就业了。

处理好的牛油先下了锅。

古人很早就已经学会了把动物油中的异味去除之后再做菜的办法,之所以把动物油分为脂和膏,就是因为它们的处理方法不一样。

《礼记?内则》就有关于此事的记载,原话为脂用葱,膏用薤,薤就是野蒜。

此时的葱,基本都是从山间拔来的野葱培植而成,所以长得细细长长,很多颗挤成一丛。

但这种野葱香味更浓,去味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