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却告诉祝葵,自己从前就是帮着奴隶主种菜的,而且还种的很好。如果不是生了病,也不会被奴隶主给换去集市上。
祝葵就试着给她弄了几亩菜地。
事实也确实是她说的那样,她一个人就能种好几亩的菜地,而且地里的葵薤韮也比之前的人种的更肥壮。
祝葵自己现在身边跟着的几十人,再加上寒枝和几十个雇工,加起来几百人的菜,都是她一个人种植的。
每天天没亮就起来摘菜,然后跟着那些帮忙运菜的人一起送过来。
寒枝见过她几次之后,两人慢慢就熟络起来。
聊着聊着,寒枝发现她对于园中各种菜的习性都非常了解,包括什么时候种什么菜,到了什么阶段就可以追肥,如数家珍。
“这地里前面要是种了葱蒜,之后可就不能种韭,长不好。”阿婆这么说。
寒枝很惊奇,这都能自己摸索出来,观察力不一般啊。
葱蒜韭不能连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是同属科的植物,很容易被同一种病虫害侵袭。葱蒜类本身根部残留的病菌就能在土壤中存活很久,要是再继续种同属,后面的菜只会病的更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藿呢,水要看好喽,多了少了都不行咧。”阿婆又说,藿就是豆子。
因着阿婆擅长种菜,寒枝对种菜也有些心得,两人最近越来越投机。
“不是要在这里打水井吗?我在这看看地方选的行不行。”寒枝大声回应种菜阿婆的招呼。
阿婆腿脚利索的往寒枝这边走。她常年种菜,总是提着水罐子在地里来回的走给菜浇水,所以虽然年纪不小,身体却一直很好。
送菜的人多的很,她不跟着也没影响。倒是小巫医,难得早上看到她,抓紧聊聊啊。
上次小巫医提了一嘴菜地堆肥的事,她一直记在心里,就等有空好好听她说说后面怎么弄。
哎呀,不过小巫医一直忙的脚都不沾地,这水井的事情是很要紧,耽误不得哦。
“水井不是你选的地,怎么会不好。”阿婆凑过来,实心实意的说。
自从认识了小巫医,祝葵就天天把她挂在嘴边上。
但阿婆觉得这不奇怪,这个小巫医,什么事都做得好。
上次祝葵给她带了一碗面条吃,那面条好吃的很啊,进嘴都不用怎么嚼,就直接下肚了。
这种食物,对她一个掉了几颗牙齿的人来说,可太好吃了。
她要看看,不行明年少种些菜,也跟着一起种些麦子呀。
第六十八章
“打井这件事,有一个问题我还没有解决。”寒枝叫了祝葵过来商议事情。
祝葵问是什么问题。
“工具,打井能不能成功,关键还是在于工具,我有图纸有模型,但没有真正制造工具的材料。”
原材料的问题寒枝实在是没招了。
而且除了这一次需要原材料之外,后面还会有很多次需要。不能每次都把自家那点东西融来融去的做不同东西吧。
得从源头解决材料问题,只能求助祝葵了。
祝葵问是什么问题把你都难倒了?
“你记得我之前打造的那批农具吧?就是那样的材料,但是让我跟你说的话,我一时又不知道怎么说它长什么样子。”
“最好还是让我带着人,去到处找一下。”寒枝说。
她其实已经猜测到自己现在的方位处于哪个区域了,而这片区域后世勘测出来确实有铜矿,只是都是小型而已,但小型就已经足够了。
首先境内就没有几条这样的大河,再就是根据后世发掘出的一些史前遗迹,配合如今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擅长制造的器具,推测为新石器早期或者中期。
而祝葵经常说河流下游有大城,离这里也只需几个月的时间。
那么这里就处于河流的中段,因为这条大河据她所知,一直穿越了好几个省区,靠着两条腿走路,不可能半年时间不到就走完全程。
河流中段,以及擅长制造红陶与石器的大河族。
十有八九这里是后世称为裴里岗遗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