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呢,就更不用说了!它可是个万能的和事佬啊!不仅能调和各种药材之间的关系啊,还能增强咱们的免疫力啊、抗疲劳啊这些。所以啊,要是你觉得身体有点虚弱啊、容易疲劳啊这些问题啊,甘草都能帮你解决!
大枣呢,也是个好东西啊!它不仅能补气血啊,还能安神呢!要是你晚上睡不着觉啊、心烦意乱啊这些问题啊,吃点大枣都能帮你缓解一下。不过啊,大枣也别吃太多哦!不然容易上火呢!
说到这啊,我突然又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天啊,一个小伙伴去药店买药啊,看到黄芩、芍药、甘草这些药材啊,就自言自语地说:“这些药材啊,看起来都好普通啊!怎么能治病呢?”旁边一个老中医一听啊,就笑着说:“小伙子啊!你可别小瞧了这些药材啊!它们虽然看起来普通啊!但可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每个药材都有它独特的功效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哈!这笑话虽然有点夸张啊!但也说明了咱们中医里的药材啊!虽然看起来普通啊!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历史考验的宝贝啊!只要咱们用对了方法啊!就能发挥出它们最大的功效!
有一天,一个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仙师啊,我听说伤寒病要是胸中有热,胃里还藏着股邪气,肚子还疼得要命,这可咋整啊?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搞定这事儿?”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笑眯眯地说:“嘿,小家伙,这还真有个方子,专治你这描述的怪病。这方子啊,就叫黄连汤。听起来简单,用起来可神奇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发现了什么大宝藏一样:“黄连汤?听起来好像挺苦的样子,不过只要能治病,苦点怕啥!仙师,快给我讲讲这方子咋配的?”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这黄连汤啊,得用上好的黄连三两,甘草三两(记得要炙过的哦),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记得要洗干净哈),还有大枣十二枚(得劈开了用)。听着挺复杂,但其实每一味药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咱们先来说说这黄连吧,它可是个清热燥湿的高手,能把胸中的那股子热邪给灭掉,不过味道嘛,确实有点苦,就像人生中的一些小挫折,虽然不好受,但却能帮我们成长。”张仲景仙师边说边做出一副“苦瓜脸”,逗得小弟子咯咯直笑。
“甘草呢,就像个和事佬,既能调和药性,又能缓急止痛,还能补点脾气。干姜呢,是个暖胃的小能手,能把胃里的寒气给赶走,让胃宝宝暖暖的,很舒服。”张仲景仙师继续讲解,还不忘模仿干姜“暖宝宝”的样子,小弟子笑得前仰后合。
“桂枝嘛,就像个阳光使者,能温通经络,让气血运行得更顺畅。人参呢,是个大补元气的宝贝,能让身体更有劲儿,抵抗外邪。半夏啊,就像个清洁工,能把胃里的痰饮、邪气都给清理出去,让胃恢复清明。大枣呢,就像个温柔的小护士,既能补血,又能养脾胃,还能让汤药变得甜甜的,不那么难喝。”张仲景仙师一口气说完,还不忘给每种药材都赋予了一个生动的角色,让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
“哦对了,古代的一两咱们现在换算成5克哈。所以黄连就是15克,甘草也是15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人参10克,半夏嘛,大约是25克(半升大约是这个数哦,别纠结太细啦),大枣嘛,就随便抓个十二颗好啦。”张仲景仙师边说边比划着,好像在做一场精彩的表演。
小弟子听得眼睛发亮,迫不及待地问:“那这些药材要怎么煮呢?是不是像炖肉一样炖得烂烂的?”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差不多啦,不过咱们这是炖药,不是炖肉。你得把这些药材都放到一大锅水里,大约十升水吧(别真拿个大锅来哦,这是个比例啦),然后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煮到剩下六升水的时候,把药渣子捞掉,剩下的汤药就可以喝了。记得要分六次喝哦,白天三次,晚上三次,这样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