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进入公司

“这可怎么办?如果框架不够稳固,那整个模型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前功尽弃。”李刚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焦虑和担忧。

林芳则冷静地仔细观察着摇晃的框架,突然,她的眼睛一亮,思维敏捷地说道:“我觉得可能是底部的支撑点分布不够均匀,导致受力不均衡。我们可以尝试在相对薄弱的地方再增加几个支撑点,重新调整一下受力结构。”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充满了对解决问题的信心。

李大山听了,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他毫不犹豫地按照林芳的建议,在框架底部小心翼翼地增加了几个木条作为支撑。奇迹发生了,框架瞬间变得稳定了许多,不再摇晃。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他们的建筑模型在大家齐心协力、精心雕琢下逐渐成型。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汗水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紧密和深厚。大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而并肩作战的伙伴,更像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团结小家庭。他们会一起为模型取得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而欢呼雀跃,也会一起为遇到的每一个难题而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除了紧张忙碌的项目制作,培训还涵盖了各种各样丰富实用的安全知识讲座。在一次关于高空作业安全的讲座上,讲师在台上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强调着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各种至关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讲师的表情严肃认真,每一个动作都示范得标准规范,一丝不苟。

李大山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工地上曾经亲身经历过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危险瞬间,那些记忆至今仍然让他心有余悸。因此,他对这些安全知识格外上心,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讲师的讲解,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细节。而林芳则在旁边认真仔细地做着笔记,她的字迹工整清晰,如同印刷体一般。她小声地对李大山说道:“这些安全知识真的是太重要了,我们以后要是真正从事建筑工作,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将这些知识牢记在心,丝毫不能马虎。”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敬畏之情。

在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学员们也会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家乡的独特故事和风土人情。林芳每当说起自己家乡那如诗如画的美丽山水和古老悠久的建筑时,眼神中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眷恋:“我们家乡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石桥,据说它已经在那里静静地矗立了几百年,整座桥全部都是用石头一块一块精心搭建起来的,没有使用哪怕一点点水泥,却坚固无比,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仿佛那座石桥是家乡的象征,承载着她无尽的思念。

李刚也兴奋不已地讲述着家乡那热闹非凡的集市:“我们那儿的集市可真是热闹极了,每逢赶集的日子,大家都会兴高采烈地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摆在摊位上叫卖,有新鲜水灵的瓜果蔬菜,还有各种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他的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仿佛正在生动地描绘着集市上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

李大山则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分享了自己家乡那片一望无际、广袤无垠的田野和淳朴善良的村民:“我们家乡的田野一眼望不到边,到了丰收的季节,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金黄色的麦浪,此起彼伏,美不胜收。村民们都非常热情好客,一家遇到困难,其他人家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互帮互助。”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家乡那温暖熟悉的怀抱。

在这个充满温馨和欢乐的交流过程中,李大山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方务工人员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那份浓厚真挚的情谊。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都怀揣着对建筑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他们的故事如同五彩斑斓的丝线,相互交织,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动人画卷。

随着培训的日子逐渐接近尾声,他们即将面临最后的关键考核。这个考核不仅仅涵盖了理论知识的严格测试,还包括他们小组精心制作的建筑模型的精彩展示和详细讲解。

在理论知识测试前的紧张复习阶段,大家互帮互助,相互提问,共同查漏补缺。林芳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参数总是记得不够牢固,李大山便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精心整理的资料递给她看:“林芳,你快看看这个,这是我花费了不少时间总结的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的关心和鼓励。

而李大山在建筑法规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林芳则不厌其烦地帮他梳理相关的条文,耐心细致地解释每一个重点内容。她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李大山很快就明白了那些原本复杂晦涩的法规条款。

终于,迎来了考核的那一天,大家的心情都格外紧张。首先进行的是理论知识的测试,试卷上的题目全面而广泛,涵盖了建筑工程的各个重要方面。李大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开始认真答题。他全神贯注地回想着在培训期间学到的每一个知识点,仔细思考,反复斟酌后才慎重地下笔。每一道题他都认真对待,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

理论测试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建筑模型的展示环节。李大山他们小组怀着既自信又忐忑的复杂心情,小心翼翼地将他们精心制作的模型搬到展示台上。

李大山作为小组代表,率先开始讲解:“我们这个建筑模型是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住宅模型。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外观设计上,我们巧妙地采用了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飞檐元素,运用轻型金属精心打造出优美流畅的弧线,充分体现出传统的韵味和美感。而主体结构则采用了现代的先进框架结构,有力地保证了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他的声音平稳有力,充满自信,眼神中饱含着对模型的热爱和自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林芳补充说道:“在内部结构方面,我们巧妙地用塑料组件精心模拟了榫卯结构,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示传统建筑结构的精妙智慧,还让整个模型更具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她的声音清脆动听,与李大山的讲解相得益彰,使得整个模型的介绍更加全面完整,精彩绝伦。

他们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模型的每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亮点和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创新之处。台下的评委们神情专注,不时微微点头,表示对他们作品的认可和赞赏。评委们的表情严肃而认真,手中的笔在评分表上不停地记录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牵动着台上学员们紧张的心弦。

考核结束后,大家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们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培训过程中都已经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无比珍贵的友谊。他们坐在休息区,心情愉悦地互相交流着自己在考核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不管最终的成绩怎么样,这段时间我们真的是学到了太多太多宝贵的东西。”李刚感慨万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