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72

三房从镇上回来,不光没捞到什么好处,算下来还欠了大房二房不少。

袁文书的爹趁机提出让他介绍个好的教书先生,他想送儿子读书。

这会的袁文书虎头虎脑,正是要启蒙的时候,加上除了束修不用再花钱买书,大房是想要搏一搏的。

二房见此,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把分到手里的书卖给了大房。

袁文书这才开始读书。

可以说若是没分家,老两口在养了个白眼狼后不一定愿意再让底下的孙辈继续读书。二房更是不会愿意花费自己的银钱供养隔房的侄子读书。

已经供养了一个读书人,袁家大房的条件并不富裕。

可是大房的媳妇见惯了小叔子不用干活,每日只需要坐在书房读书的生活,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才咬牙坚持把长子送去私塾。

袁文书的名是他三叔推荐的私塾的教书先生给起的。

袁文书有天分、够刻苦,加上启蒙的年龄小,在十二岁龄就考中了童生。三年后中了秀才。

大房的坚持见到了结果,等袁文书中了秀才之后就送去了县里的官学读书。

袁文书闲暇的时候会支个摊子帮忙写信或者去书坊抄书。

跟他三叔不同,他是能够看到回头钱的。

大房的人觉得自己没白付出,对这个儿子十分之好。他也知恩图报,并不一味的读书,放假归家也会帮着家里人干活。

那会儿还是先皇坐在皇位上,虽然也呈现了日暮西山之象,但总体百姓的日子还是能够过得下去的。

在官学读了三年书,先生让他下场试试。他还年轻,先生已经没什么可教他的了。若是侥幸得中,便可以拿着先生的推荐信去府城的书院进行读书。

他们府城的书院还是挺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