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李贤的叔父终究还是没能挺过去。料理完叔父的后事,李贤和张达一同回到了汴京。回到汴京后,李贤更加刻苦读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张达则继续打理家中的生意,同时也不忘时常关心李贤的生活。
科举考试的日子渐渐临近,李贤日夜苦读,身体却每况愈下。张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四处为李贤寻来滋补的药材,还常常劝李贤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终于,科举考试的日子到了。李贤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放榜之日,李贤高中进士。消息传来,整个汴京为之轰动。李贤一时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李贤入朝为官后,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仕途一帆风顺。他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清苦的书生,变成了出入朝堂的官员,府邸变得豪华气派,身边围绕着众多阿谀奉承之人。
起初,李贤还能保持初心,与张达依旧往来密切。他时常邀请张达到府邸相聚,两人像从前一样谈天说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贤在官场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他开始沉迷于权力和荣华富贵,对张达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张达察觉到了李贤的变化。李贤与他交谈时,不再像从前那样真诚,而是多了几分敷衍和傲慢。张达心中难过,但他觉得李贤可能只是因为公务繁忙,压力太大,所以并未过多计较。
一次,张达家中生意遭遇困境,资金周转不灵,面临破产的危机。张达无奈之下,只好去找李贤帮忙。他心想,自己与李贤曾有过生死之交,李贤如今身为官员,人脉广泛,定能帮他度过难关。
小主,
张达来到李贤的府邸,递上拜帖。门房看了看他的穿着,面露不屑,让他在门外等候。张达等了许久,才被允许进入。见到李贤后,张达将自己的困境如实相告,希望李贤能拉他一把。
李贤听后,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他心中想着,自己如今在官场步步高升,若是与张达这样陷入困境的商人牵扯过深,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和仕途?犹豫片刻后,李贤找了个借口拒绝了张达:“达兄,不是我不帮你,如今朝中事务繁忙,我实在无暇顾及此事。而且,我为官清廉,并无多少积蓄,恐怕帮不上你。”
张达没想到李贤会如此拒绝他,心中一阵刺痛。他望着李贤,眼中满是失望:“贤弟,你我曾共患难,生死与共,如今我有难,你竟如此绝情?”李贤避开张达的目光,有些心虚地说:“达兄,你莫要误会,我也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