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它标志着大地开始解冻,阳气逐渐回升,草木也开始萌动,春耕即将拉开帷幕。在古人的天文观测中,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会在仲春卯月之初,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宛如一条巨龙昂首,因此得名“龙抬头”。
然而,在苏暖暖的眼中,这个节日似乎更适合南方地区。毕竟,其他地方此时仍被寒冬笼罩,尽管气温稍有回升,但距离真正的春天还有一段距离。
即便如此,这个节日还是要过的。虽然不能立刻开始耕种,但可以借此机会为春耕做些准备工作。
就在这时,知香走了进来,笑着问道:“娘娘,今日可是二月二呢,您是想吃龙须、龙耳、龙鳞、龙眼,还是龙骨呀?”
若是在平日提及这些食物,那可是大不敬之罪,是会掉脑袋的。但唯独在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才被允许称这些与“龙”相关的食物。
或许有些人并不清楚,所谓的龙须、龙耳、龙鳞、龙眼和龙骨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龙食”,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面食罢了,只不过到了二月二这个特殊的日子,它们被赋予了新的名称。
面条被称为“龙须”,饺子则被叫做“龙耳”,春饼成了“龙鳞”,馄饨摇身一变成了“龙眼”,就连麻花也有了“龙骨”这样威风凛凛的名字。
人们之所以如此称呼这些食物,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寄托对龙的祈愿,希望龙能够赐予他们幸福和好运。
“本宫要吃龙耳,你们也别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