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姐儿:“那咱们俩的婚事,就这么说定了,我会在府上,等郑家来人。”
郑三公子:“好。”
英姐儿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朝着郑三公子福了福身子,“我出来的时间太长了,该回去了。”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郑三公子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直到英姐儿的身影消失在了拐角尽头,才转身离开。
一直跟着来的玉竹,等两人都离开之后,才悄声地回了宴会厅。
六姑娘似乎是一抬眼,就看到了站在了门口的玉竹。
玉竹遥遥地朝着六姑娘点了下头,六姑娘就明白了。
谢府和郑府的事情,成了。
六姑娘神色自若地喝茶。
只是,她的茶还未入口,耳边就传来了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声音:“六妹妹。”
六姑娘一抬头,见是多日不见的二姑奶奶,以及挺着大肚子,一双眼睛很不安分地四处乱瞟的灯笼:
“二姐姐。”
六姑娘起身,给谢二姑奶奶福了福身子:
“多日不见 ,二姐姐的气色愈发好了。”
即使二姑奶奶的脸上涂了厚重的胭脂水粉,也遮不住二姑奶奶眼底的乌青。身量纤细,显得身上穿的衣服十分宽大。
反倒是站在她身后的灯笼,面色红润。可能是因为怀孕的关系,她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朝气。
二姑奶奶坐在六姑娘身侧,接过婢女递过来的茶,沾了沾唇,“听说,郑家太太来给自己儿子相看了?”
六姑娘点点头,“是。”
二姑奶奶将手中的茶杯放在了旁边的小桌上,“相中了哪户人家的女儿?”
六姑娘摇摇头:“不知。”
“不知?”
坐在二姑奶奶身侧的灯笼,不管不顾地开了口:
“六姑娘怎么可能不知道,还是说,六姑娘是想要捂着这事,好留给自家人?”
二姑奶奶没说话,只顾着低头喝茶。
她这神态语气,明显是赞同灯笼说的话: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