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就有些严重了。
自古,长房和旁支就是相互扶持,互相照顾着,才能让谢氏走的这么远。
老太太当初,不同意将二房、三房和四房,以及五房赶走,除了自己的原因之外,更想要将其余几房困在上京城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长房万一有了什么事情,其他几房也好帮衬。
可方才,二太太说的那番话,却让人觉得,二房生出了旁的心思。、
有挑拨离间之嫌。
六姑娘迎上了二太太的目光,淡淡地反问了一句:“二婶儿,你要搬家了?”
二太太疑惑不已,“搬家,搬什么假家?”
“既然不是搬家,那为何要说出那样的话?”
六姑娘说的不紧不慢:
“既然不搬家,那为何要去公中的铺子?”
“既然不搬家,那为何要和我讲条件?”
二太太气的狠了,高声道:“她都把人杀了,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我何时说过,这事就这么算了?”
六姑娘道:
“芳姐儿的事情,我不会就这么算了。”
“但是。”
“宋氏毕竟是生育了八妹妹,于长房有功。”
“我会将宋氏困在自己的院子里,等父亲回来之后在做决断。”
六姑娘看二太太和三太太的脸色更加不好,又慢吞吞的补充了一句:
“既然长房害的二房和三房,长房就该有所补偿。”
“等英姐儿好了之后,英姐儿和郑三公子的婚事继续。英姐儿是出嫁女,那对二房的补偿,就用不到英姐儿这里。还有几日,就是族学收学生的日子。二房这次,可以送两三个孩子去族学。这次,可以不限二房。”
六姑娘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是二房的人,就都可以。包括,二太太的娘家。
二太太听到六姑娘这么说,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
三太太:“小六,你可不能厚此薄彼。我们三房,可是死了个年华正好的姑娘呢。”
这话说的,好似他们用芳姐儿的死,和长房讨好处。
听得让人异常难受。
六姑娘神色平和,眸光淡然的看不出息怒:“是。”她说,“我想着,三房的慕姐儿也大了,也该给她寻一门合适的婚事了。我瞧着,先前三婶儿看上的赵家就不错。”
三太太:“嗯。”
六姑娘又接着往下说,“长房给慕姐儿准备的嫁妆,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四台,凑成了三十台嫁妆。”
三太太:“不行,三十六抬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