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情,甚于你的观点也非常正确 出发点也很好,但在当前这个背景下,你想在短时间内出成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你若是在省委组织部可就不一样了,你理论水平高,文字功底扎实,要是去研究室写材料,绝对可以大放异彩,一旦你得到省委领导的认可,继而成为领导秘书,那你的仕途就可以步入快车道,然后你争取在三十五岁以前解决正处级,那时候你再到基层干事,至少也是县长起步,比起现在下去,你手中的权力会更大,掌握的资源也更多,能干的事情也就更多,两条路谁优谁劣,自然不难选择,你说对不对?”
“黄处长,从官场晋升的角度来看,你说的非常正确,我确实应该留在省委组织部发展,不应该去基层挂职。”
“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依我看,你就先留在干部监督处,你是不部队转业干部,一年以后我就可以为你解决正科待遇,等你正科解决以后,我就推荐你去研究室发展,我相信以你的能力,绝对可以成为研究室的第一支笔,只要这个名声打出去了,你离飞黄腾达也就不远了…”黄伟一脸微笑着说道。
但出乎意料的是,秦臻摇摇头,并没有接受黄伟的安排:“黄处长,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赏识。但下去到乡镇里挂职,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做出的决定,并不会轻易改变。”
“可是,你现在下去挂职,又抱着发展农业的想法,完全与当前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背道而驰,所以你想在农村做出成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所以你下去挂职,很难出成绩不说,还会限制你向上晋升的脚步,实在不利于你将来的发展啊!”黄伟如此肯定,就是因为秦臻的理念太过超前,并不适合当前的国情,他去乡镇发展,大概率是不会出成绩的。
抛开其他不谈,就说秦臻这个理念,是绝对不会得到乡镇主要领导支持的。
而在乡政府,一个小小的副乡长若是得不到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的支持,那他想要做一点事情,可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了。
所以,黄伟认为秦臻去乡里发展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黄处长,你的建议非常中肯,也很有道理。要不这样,我下去挂职一年,要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若做不出任何成绩的话,我就听从你的安排,回到咱们干部监督处,然后一心一意的按照你的规划走下去,若是我能在乡镇上做出一点成绩,到时候咱们再讨论下一步的打算,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