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刚进门就是满脸的笑意盈盈,但言语之间却是能听得出来疏远。
杨青松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的神色,赶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来人招呼道:“郭书记,您怎么来了?”
就连田主任都笑着起身冲着来人招呼;“郭书记,好久不见!”
“是小田儿啊!是有些日子没见了,你今儿怎么有空来我们厂串门儿?”郭书记的儿化音很重,但又不像是标准的京片子,反而是带着几分赣省口音。
让人听了总感觉有一种东施效颦的错觉。
而且语气中明显对田主任有几分藐视,京片子虽然儿化音多,可也没几个会在人家名字后面带儿化的。
除非是长辈亲切的称呼晚辈,要么就是对方故意加上儿化音贬低对方。
田主任的脸色变了变,但还是很快堆起笑容。
“郭书记说笑了,我可不是来串门的;今儿过来是帮我们街道办的百姓伸冤诉苦来的,没想到还惊动了您老人家。”
田主任也不是白做这么多年街道办主任的,绵里藏刀的手段也不俗。
这句话乍一听倒是没什么,可仔细品味就完全不是那个味道了。
首先申冤诉苦,阐述自己的立场,并且将责任彻底甩到第三轧钢厂的头上;其次就是最后那句您老人家,意思其实就是在暗讽郭书记马上都退休了,就别出来掺和这些事儿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郭书记自然不可能听不出来,不过偏偏田主任早就把路给堵死了,他还真不好借题发挥。
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了跟在身后的中年人。
那中年人见状脸上立马就堆起了笑容;“田主任这是来咱们厂兴师问罪来了啊?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我这个后勤主任能不能帮上咱们的父母官?”
这家伙一句‘父母官’直接就将田主任架了起来,意思就是你辖区的事情那就是你的责任,别什么事情都往我们工厂头上推,我们虽然在交道口可我们是直接受冶金部领导的。